王陽明和王羲之是什么關系
論書法,世人只知道王羲之,不知道王陽明。王陽明闖入人們視野是他的運籌帷幄,守仁格竹,心學創建。王陽明的風骨和遠祖王羲之很像,尤其是兩個人都擅長"寫"。不過是王羲之最牛的是書法,草書和隸書冠絕古今;而王陽明最厲害的是寫信,教化弟子和講學時寫信。
王陽明和王羲之是什么關系
1、宗親關系。
2、王陽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因平定宸濠之亂等功勛而昭然于世。然而他又是明代中葉具有藝術含量的書法家。王陽明的書法這顆明珠被他卓著的功勛和卓越的哲學思想之厚土所掩蓋,其書法之名并不那么耀眼。
3、人們所不太知道的是王陽明的書法,他的書法矯若龍蛇,神逸之品,卻為人少知。他的書法師法王羲之《圣教序》,又有深厚的用筆功底,對書法精神領悟也極高。他從黃庭堅上追到歐陽詢,到王羲之。吸納了黃庭堅弘毅駿拔,筆勢強健之風。保留了歐陽詢骨力遒勁,字勢險峻之氣。
4、王陽明的書法融入了他的“心學”,書法可以養心靜氣就是從他這里來的。把學習書法當成修煉身心,通過書法學習做到知行合一,既踐行了古人的筆法理論,又證實了他的心學概念。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精髓
1、心即理
所謂心即理,王陽明認為“心的本體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們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間最高的“天道”。正所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說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
心外無理,就是說外部的具體事物或事物之間的聯系并不會產生“理”,“理”是我們主觀對客觀事物或規律的認知,是我們心里的想法,沒有心也就沒有“理”。
2、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學問只有一個功夫,知行不可以分開看作兩樣事情。很好的詮釋了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王陽明提倡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是認知,行是行動。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他認為知行是一個整體,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輕行”的觀點。王陽明認為,人不僅要認識“知”,更應當以“行”去實踐“知”,只有把“知”“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善” 。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1、具有楷書用筆習慣
注意線條的起筆和收筆,起筆和收筆的動作做得精致、豐富而到位。運筆形成線條中段的動作以提按為主,很少有絞轉筆法。橫折的地方幾乎都是轉折,有明顯的折筆動作。
王羲之所處的魏晉時期,是隸書向楷書、章草、今草發展演變時期,王羲之擅楷書,楷書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贊》等。
2、具有篆隸用筆習慣
篆書和隸書共有的用筆特點是起筆和收筆都講究藏頭護尾,尤其注意線條中段的充實、厚重。在書論中,經常講的古法、古質,"法"在哪里,"質"在哪里,可能就深藏在線條的中段里。之所以能做到線條中段充實和厚重,主要有兩個措施:一個是使用絞轉筆法;一個是用筆速度比其它書體緩慢。這些都是篆書、隸書的用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