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什么詩派代表詩人
岑參,曾任嘉州的刺史,故后人稱他為岑嘉州。岑參是唐代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出自三代相門之后,不過因為他的祖先總是站錯隊,導致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抄家。到了岑參出生后,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了。
岑參什么詩派代表詩人
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
岑參的詩在當時也同樣具有相當廣泛的影響,所謂“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杜確《岑嘉州集序》)。
岑參的詩風特點在于長于寫景,想象奇特,色彩瑰麗,在豪邁雄壯之外,尤顯峭拔俊逸。故殷璠《河岳英靈集》評價說:“參詩語奇體俊,意亦造奇”,后代評家也或以為其詩“尚巧主景”(《唐音癸簽》引《吟譜》),或贊譽其詩“奇逸而峭”(王士禛《帶經堂詩話》)。
陸游更將他稱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跋岑嘉州詩集》)。
他寫邊塞之景,不僅有傳統邊塞詩中見過的北風卷地,平沙莽莽,狼煙四起,愁云慘淡,還有人們難得一見的火山云、天山雪、瀚海冰、熱海水,所構撰的意象更為險怪壯奇。
岑參是中唐還是晚唐詩人
都不是,他是盛唐詩人。
岑參是唐代的杰出邊塞詩人代表,原籍南陽(今在河南新野),約生于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卒于成都。
岑參祖籍在南陽(今屬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屬湖北)。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后人因稱“岑嘉州”。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天寶三年進士,八年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又隨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
至德二載與杜甫等五人授右補闕,后出任嘉州刺史,大歷五年卒於成都。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岑參邊塞詩的風格特點
1.邊塞詩的特點
岑參的邊塞詩有完全成熟的獨特的風格,對前人有所繼承,但又有自己的獨創和發展。
岑參的邊塞詩,從山寺都城走向風沙大漠,超越了過去對和諧的自然景觀的偏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表現。如在《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中,從艱險惡劣的邊塞軍旅生活中感受將士們的雄心壯志。將茫茫黃沙、大漠孤煙的壯美之景與自身心境、戰士們的思鄉之情聯系起來。
天山雪景與塞外熱海,孤寂空曠與昂揚士氣,描繪了別具異彩的邊塞生活中,塑造了剛勁奇偉的風格,展現了邊塞的奇異風光和中亞的風俗人情。
2.山水詩的特點
在山水詩的寫作過程中,岑參往往喜歡選取新奇的景物入詩,例如他在《初授官題高冠草堂》中寫野外林木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又如他在《豋嘉州凌云寺作》中寫山的險峭便是“天晴見峨嵋,如向波上浮”。
除此之外,岑參的山水詩中往往還雜有他神奇的想象,比如《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中,他寫亭子的高,就用了奇筆,“紅亭出鳥外,驄馬系云端。萬嶺窗前睥,千家肘底看。”再者,岑參的山水詩的文字總是奇巧的,如《高冠谷口招鄭鄠》寫道“澗花燃暮雨,潭樹暖春云”,“燃”字就很神妙,把雨中花寫的十分絢爛。
他的山水詩又滌盡了雄渾氣,重新向清麗復歸。岑參的山水詩,或清或麗,或濃或淡,是隨著不同的取景鏡頭和詩人思想情緒的起落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色調。得意時表現秀麗的的色彩,失意時則表現清淡的調子。而“麗”仍然是岑詩的本色。岑參一生經歷復雜,造就了風格繁富,不拘一格的山水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