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永遇樂的心境
李清照,宋代時期文學史上著名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有著“婉約之詞宗”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人物,她是宋代文學史上最耀眼的人,并且是少有的女性作家代表,可謂是空前絕后的存在。
李清照寫永遇樂的心境
《永遇樂·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傷今追昔之作。
寫作地點在臨安,約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間,這首詞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借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并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的不滿。
此詞以對比手法,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借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并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的不滿。
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凄涼;下片著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情,來同當前的凄涼景象作對比。全詞用語極為平易,化俗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稱大手筆。
李清照和蘇軾是什么關系
蘇軾在當時可是響當當的名人,追隨者不計其數。學生多、粉絲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四位: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個個才華橫溢,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李清照的父親也算是級別較高的,才華也經常得到先生蘇軾的稱贊,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并稱為蘇門“后四學士。”從輩分上來說,李清照應該稱呼蘇軾一聲“師爺爺”,事實上李清照對蘇軾也是極為尊重的。
但由于蘇軾常年貶官在外,在生活中,李清照是沒有得到過這位師爺的教導的,但是父親李格非是蘇門中堅決擁護蘇軾的弟子之一,蘇軾無論在學術上還是政治上的主張,都深深的影響著李格非。
李格非的言傳身教又對女兒李清照產生巨大影響。再加上蘇門弟子經常在李格非的家中集會,李清照常年在這些叔伯之中聽他們談論詩文,談論治國主張,耳濡目染,他們對少女李清照的人生觀皆產生很大的影響。
李清照詞作的語言特點
語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音律聲調明白流暢。
李清照善于用淺近易懂的“尋常語”來表達清新、深刻的情思。如她的《鳳凰臺上憶吹蕭》中“起來慵自梳頭”,“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幾乎都是口語,不用譯讀,人人都可以讀得懂。
在《一剪梅》中,“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沒有華麗的語言,但作者卻將相思之情演繹得如此耐人尋味。
李清照所作詞,以尋常語度入音律是“易安體”最突出的特點。如《永遇樂》中的詞句,語言也不是盡力織繡,開關對句可見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