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家長的正確教育方式
孩子步入初中之后,家長就需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初中階段的孩子不僅會出現一系列叛逆的問題,心理方面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如果家長不能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那將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正常發展。
初中孩子家長的正確教育方式
1、孩子進入初中,已經完全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教育和小學階段有很大的區別。教育管理青春期的孩子,最好不要強行的管教、指令和訓責,更不要沒完沒了的嘮叨,需要的是耐心的傾聽,認真的溝通。不論家長有什么樣的想法,都應該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耐心的引導。
2、對初中階段的孩子,疏導要多一些,限制要少一些。孩子到了初中以后,也就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更渴望獨立自由,更渴望擺脫父母對自己的管教和限制,如果父母的管教和限制太多,而且太瑣碎,往往就會使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極其排斥的心理和厭學情緒。
3、掌握孩子日常生活行為。家長要經常詢問孩子在校的生活行為狀況,從點點滴滴的觀察之中進行了解。家長一定要維護老師的威信,避免孩子因對任課老師的教育不感興趣而影響成績。家長也要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人際交往,對異常情況要及時問明原因,避免孩子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初一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關鍵時期,家長也要多關注孩子的飲食情況。
4、尊重孩子。初中的孩子叛逆,最多的原因就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很多孩子認為,到了初中,我就是長大了,這個家里應該出現我的聲音,但是父母往往還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事都不跟孩子說,包括孩子的興趣班,孩子都做不了主。
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轉變一下自己的思想,有什么事跟孩子商量著來,一些大事兒上,也讓孩子參與討論,讓孩子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有一種自己確實這個家里一份子的感覺,這樣才不會去叛逆跟家長對著干。
初中階段的孩子會有哪些心理特征
1、出現反抗心理。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這種特征主要表現為對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反抗心理的出現,主要因為自我意識的高漲、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過強、獨立意識的產生這三方面因素。反抗的方式也比較多樣化,時而態度強硬、舉止粗暴,時而漠不關心、冷漠相對。
2、情緒表現的矛盾性特點。初中生的情緒感受與表現形式,既不像以往那么簡單直接,也不如成年人那么成熟穩定,表現出“強烈、狂暴性與溫和、細膩性共存”、“情緒的可變性和固執性共存”、“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等比較極端的情緒類型。
教育初中孩子,家長需要注意的地方
幫助孩子適應中學環境。中學的辦學規模、學生人數、學科門類和小學階段相比有了明顯的變化。初中學科增多、學習難度增加,常常讓一些學生跨進初中校門后一時無所適從。
因沒有及時適應環境而成績出現波動。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升入初中后最初幾個月的變化情況,要盡可能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心里上接受環境的變化。
學習上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和自主空間。初中的孩子完全不同于小學,他們該怎么做,該做什么,心里有一個最起碼的認識和判斷,家長只需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就可以了,不要管的太瑣碎,管的太緊,管的太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