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孩子的心理狀況
16歲的孩子如同花一樣的年紀,青春期的孩子也就是青少年。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正處于生理狀態、心理狀態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需要面臨學校、家庭、人際交往等多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下長大。
十六歲孩子的心理狀況
1、人際關系。青春期孩子心理處于快速發育階段,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內心會向往自己開始在社會中交際、發展關系,從而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成就感。往往在人際關系處理上比較差的青少年,通常會比較自卑、敏感,對于外界的評價非常在意。這些人際交往關系比較差的人,心理承受的壓力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大。
2、充滿好奇卻缺乏經驗。青春期孩子好奇心較強,同時,隨著心理、生理的成熟,他們開始探索一些關“愛”的主題。然而,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在青春期孩子眼中,這些主題顯得隱晦、神秘、富有吸引力。
3、充滿焦慮、迷茫卻無處宣泄。一方面,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開始探索生命、價值等問題。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又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使其很難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人生。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青春期孩子會出現焦慮、迷茫等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和疏導,他們很可能會以逃避的形式來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4、自尊心比較強。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心都會比較高,很難接納他人的批評。在他們的心理,自己已經逐漸步入了成年,可以自己做很多決策,不希望被主控,希望自己能夠做自己的主。青春期孩子意識中的年齡都會比實際年齡大,自尊心也會比較強,特別不喜歡被批評。
5、逆反心理。青春期孩子因為身體發育,荷爾蒙刺激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心理沖擊,會使得孩子的情緒很難控制,很想標新立異,追求新鮮感和刺激,并且想要去冒險。逆反的心理特征會讓父母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此時的父母幾乎是和孩子在爭奪權力的時期,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必須要學會放權,切忌嘮叨。說話點到為止,無需過多重復,不然就會引起孩子的煩躁的情緒,繼續嘮叨,就只會激發起孩子的逆反而已。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和媽媽的沖突最多
第一、媽媽總是管著自己。這種抵觸讓其想要產生反抗行為,原本可以一直忍耐著父母的管教,青春期則會爆發以前所有的不滿。媽媽過度管教,讓他們內心非常的厭惡,才會不斷與之發生矛盾。而父親和孩子平時的交流比較少,管束的也不多,所以青春期父親和孩子的關系反而會更接近一些。
第二、媽媽的控制欲強。母親是非常細心的,她們周到的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逐漸自己拿主意,而且覺得媽媽的控制欲太強,完全不給自己獨立的機會。此時母親的照顧就變成了一種控制,位置也不會讓孩子感恩,還會因為過度強硬的教育手段和媽媽的關系越來越遠。
青春期中,父母應該和孩子怎樣相處
青春期的孩子心里正逐漸發育成熟,他們對一件事情,將有自己的看法和處理方式。自己的事情,不希望家長去插手,這時候父母就不要過多地參與了。可以給他們建議,但是不要替孩子去做決定。如果總是強迫他們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那么難免會產生叛逆的行為,導致親子關系變得更差。
另外,母親應該學會傾聽其心聲,鼓勵他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讓孩子勇敢地探索實踐。大多數家長都習慣了嘮叨日常瑣事,但是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還是勸誡大家改掉這個習慣。在青春期里,家長應該盡量不啰嗦,凡事叮囑不過三。只要錯了一次他們自然就會長記性,下次不需要家長說他們也能夠做好。
過度關心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很心煩,原本是關心孩子的話語,卻吵架的導火索。要學會克制自己嘮叨的想法,凡事點到為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