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怎么教育
很多家長都認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難管教,總是處處和家長做對。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家長之所以覺得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教,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沒有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青春叛逆期怎么教育
1、耐心溝通。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2、舒緩壓力。許多家長只知道給孩子學習壓力,卻不會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3、尊重信任。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4、換位思考。其實每一位家長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叛逆的5大表現
1、否定性。對學校、教師的教育和學校制度,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無端否定。
2、評判性。評判學校和老師,評判老師的教學和行為。由于對學校部分老師的不認同和抵制,對老師所教的學科與相關科目學習出現滑坡情況;評判社會對社會負面情況不接受和不理解。
3、對抗性。對父母十分冷淡,關系距離加大。認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現實生活標準,實施消極抵制、明顯對抗;不接受傾向明顯,甚至公開敵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冷漠性。對抗造成與父母關系惡化,對父母對我的不尊重行為產生厭惡和反感,產生關系情感的冷漠情況和行為上的違拗性。面對父母傷心的眼淚不可以使他們動情。
5、階段性。青少年的叛逆體現出一定的階段性,主要體現在心理認知能力和生物性適應能力增加階段;心理認知能力上升,評判能力和世界觀開始形成。他們不再盲從權威,對權威的代表,教師、家長開始置疑。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反抗期
第一個反抗期在2-4歲,主要指向身體方面的反抗,即反對父母對他們身體活動的約束;
第二個反抗期在青春期,在初中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中經常存在叛逆心理的占32.6%,偶爾存在叛逆心理的達89.4%。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盡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
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