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們會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選擇外出打工,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需要的陪伴,由于孩子沒有得到充足的愛,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最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例如在學習上沒有信心等等。那么,孩子沒有安全感,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一、維持和諧的家庭氣氛。當孩子經常處于父母言語不合或是肢體沖突的不安環境中時,孩子會有恐懼的猜測,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才吵架?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他們會不會離開我?
由于孩子對大人們的爭吵無能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生自己的悶氣,嚴重的,甚至會把這股怨氣累積在心中,長大后心中將會有扭曲的價值觀。因此,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
二、經常且規律的親情陪伴。現在有許多“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將孩子托付給保姆或是長輩照顧,自己則因為工作應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難得與父母見上一面。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像是玩伴一樣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將很難養成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安全感自然就無從建立或培養了。
三、生活環境要穩定。頻紫搬家,或更換照料者,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焦慮感。經常更換幼兒園,會讓孩子難以融入新的集體,也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所以,媽媽要盡量確保孩子生活環境的穩定性。
四、故事拉近親子間距離。故事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的橋梁,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喜歡從爸爸媽媽口中說出來的故事。家長可以固定在家中某一塊區域布置一個聽故事的環境,可以在床上,也可以在沙發上,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時間用來講故事。
一邊講故事,一邊將孩子摟在懷里,通過這種語言上的溝通及肢體上的接觸,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究竟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一、出現“害怕”或“害羞”的情緒。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學校中與小朋友們的交往特別和諧,而且很容易就能融入學校的生活。
但是在與老師進行交流,孩子卻總是會表現出害怕的情緒,老師一和他說話,他就感覺像做錯事一樣,眼睛也不敢看老師,頭也是低著的,表現的特別緊張,這說明孩子是特別缺乏安全感的,而且尤其缺乏來自于老師給的安全感,導致他在自己老師面前會表現得特別不自信。
表現二、媽媽在與不在“大變樣”。如果發現孩子對媽媽的依賴特別嚴重的時候,比如有些孩子在有媽媽在和沒有媽媽在的時候,簡直就是判若兩人。
他們在媽媽身邊時,可能會特別懂事,而且是比較講道理的,一旦自己的母親不在身邊,他們就會變得蠻不講理,甚至大哭大鬧,特別任性。這其實是說明孩子從母親那里得到的母愛不夠而導致的自己缺乏安全感。
為什么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1、缺乏信任以及交流。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夠每天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這樣能夠享受快樂的童年和時光,但是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有時間來陪伴孩子。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喪失了自信心,不能克服一些困難,擔心孩子會走入歧途,不相信孩子的能力,長時間下去會失去信任感,從而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應該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是可以的。
2、給孩子定的目標過于遙遠。每個家長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過度操勞孩子的事情,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壓力,若給孩子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會讓孩子壓力不能增長,因為不能承受其壓力而變得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