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該咋辦
孩子厭學了,家長軟硬不好使,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這樣的孩子最頭疼。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家長不能用打罵的方式進行管教,這樣會適得其反,更加激起孩子的對抗心理。那么,孩子厭學該咋辦呢?
孩子厭學該咋辦
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2、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
縱觀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環節,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最長,很多影響我們成長的人際規則、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是在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習慣養成對于孩子未來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問題的反映。父母的說教、對成績的無限強調、對學習動機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惡。因此,改變孩子的同時,父母也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積極的加以調整。
3、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學習需要有一個適合孩子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夠按照其進行有效學習,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快樂以及積極投入學習的主動性。
每位孩子所能適應的學習方法都大不相同,往往很多時候,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時,借鑒別人的學習方法來一層不變的運用到自己孩子學習上。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對學習越來越反感,家長越來越摸不著頭腦,最終只能是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適合其學習方法時,需要根據孩子本身學習狀況、學習習慣、知識的接受快慢、知識的接受程度等方面來經過綜合分析以后,再進行定奪。適合孩子好的學習方法,需要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靈活的優化,最終才能適合孩子。進而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喜歡上學習,積極樂觀投入學習。
學習與休息需要勞逸結合
有句話是這樣說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學習而言也是如此!休息好了才會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積極高效的對知識進行吸收。學習需要與休息更好的相結合,才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個沒有休息好的孩子,一個沒有合理規劃學習的孩子,他是無法正常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的,更別說對學習產生興趣了。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有的孩子會出現對學習產生厭學情緒。跟長期以往的學習與休息也有很大關系。
沒有規律的休息作息時間,監護人也沒有更好的投入到孩子的管教中,久而久之導致原本就沒有足夠對自我管控能力的孩子出現學習與休息產生混亂。勞逸結合需要監護人或老師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進而讓其得到更好的休息,更多的精力來投入學習中。
引導孩子在學習中快樂成長
傳統教育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以成績和分數定“天下”,然而義務教育規定孩子不僅需要全面發展,而且還需要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作為重點來發展。
孩子的學習除了課本基本知識以外,還包括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因此對老師而言,做好教育教學課件設計與開發也能帶動孩子學習,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進而主動學習的興趣。
厭學是個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我們家長在孩子厭學的時候,一定要陪伴在他的身邊,跟他一起做個榜樣,這時候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在一邊上看書,同時我們也應該領他上外頭的世界看看如果你沒有錢,不學習的話,那些苦活累活都是他要干的,一定要他讓他知道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