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沒有朋友時父母該怎樣引導
沒有朋友對于孩子來說是有很大影響的,會讓孩子學習之外的生活非常的枯燥,也會讓孩子越來越封閉自己。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多交朋友,這樣才會更好的學習。
當孩子沒有朋友時父母該怎樣引導
現在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與人交往的問題,在學校里融入不了集體,由于關系不得諧,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往往就會發生休學的現象,孩子退回家里不愿意去學校,一方面覺得孤獨,一方面又拒絕社交。這時,家長會心急如焚,擔心孩子這樣下去會喪失社會功能,長大后融入不了社會,這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
第一段中我們分析了孩子的社會功能來自哪里,最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的關系,當青春期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孩子往往會覺得自己很糟糕,別人都不喜歡自己,同時自己也會對同學各種挑剔,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保護機制,他通過挑剔別人讓自己感覺好一些,但他的內心依然渴望有朋友。
這時家長不能著急著去幫助孩子解決沒有朋友的問題,有的家長會找朋友來家里玩,有的家長希望帶孩子外出與朋友聚會,但往往效果都不好,甚至會讓孩子很反感。這時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家長改變過去的教養方式,以一種平等的關系與孩子相處,允許孩子一時地退縮,理解孩子當下的不容易,耐心地陪伴孩子渡過這段灰暗的日子。
同時要覺察自己的家庭氛圍,如果夫妻關系不好,要致力于改善夫妻關系,不能因為孩子的問題夫妻互相指責,要共同去面對生活的困難,遇到問題要相互理解和支撐,讓孩子有這樣的感受,即使我現在不上學,但爸爸媽媽仍然愛我,一個孩子只有被無條件的允許,他才會慢慢升起自我價值感,從而慢慢恢復與家長的關系。一個能夠感受到愛的孩子,最終才可能去愛別人,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人生幸福的源泉。
當孩子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他就有勇氣回到學校,在與同學交往中就會用新的方式去交往,慢慢地就會改善與同學的關系,有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夠找到集體的歸屬感,從而促進孩子的各方面發展。
孩子說“在學校沒朋友”,兩類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格局
第一類媽媽是這樣回答的:
沒人跟你玩?不玩就不玩唄,你自己一樣玩。結果孩子就真的學會了自己玩,成年后也沒有學會怎么和人相處。
你肯定有什么地方表現不好,要不人家不跟你玩?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否定孩子,孩子會感到很委屈,連自己的媽媽都不理解自己、不替自己說話,還指望誰呢?對這個世界恐怕都是絕望的。
沒人玩,你湊上去啊,人家還攆你走啊!孩子肯定想湊上去呀,但就是湊不進去呀,人家都把孩子當空氣,孩子只能默默忍受被冷落的滋味。
像這樣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的問題,孩子不僅變得更孤僻,以后也會鎖上心門,不再向媽媽求助。如果遇到更棘手的問題,也將難以承受。
雖然都是第一次做家長,但有的家長就特別善于學習,充滿智慧,給到孩子合理的幫助,讓孩子豁然開朗。
另一類媽媽是這樣回答的:
這個同學不跟你玩,你就找別的同學玩。當你和別的同學玩得很高興時,那個起初不和你玩的同學也會自動來找你玩。
很有道理,學校里有很多同學,交友范圍不能太局限,擴大交友范圍才能使自己不孤單。孩子就學會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會因為一個兩個同學的不友好,而備受打擊。
大雁都是成群結隊的,只有森林之王的老虎喜歡獨來獨往。也就是說,優秀的人就伴隨著孤獨,或許是你身上有些特別的優點不被大眾接納。但是要知道,現在的同學并不會一直伴隨你,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同學,專注發展閃光點,你自然會吸引到其他朋友。
是的,有的孩子確實與眾不同,在當前的環境中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只要足夠優秀,會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到了另一個環境,就能和好朋友不期而遇。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比較而言,第二位媽媽更客觀,教會孩子變通的方法,給予心理安撫,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抱有希望。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做到向前看,積極應對。
孩子沒有朋友別著急,家長從這四點開始改變
1.從興趣入手,增加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很多孩子都有課外班或者興趣班,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朋友的環境,如果是孩子真正喜歡的興趣,他們會非常樂意和別人一起分享,比如說在孩子參加完興趣班之后問問他們“你們班上有沒有別人做的比你好的呀”“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可以問問旁邊的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做這個也不錯”讓孩子在興趣中交友是最自然也最快的方式。
如果孩子沒有上興趣班家長也可以考慮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出一項技能,喜歡跳舞那就報個跳舞班,喜歡高科技可以讓孩子參加這方面的夏令營之類的,總之再孤僻的孩子總有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家長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讓他們從興趣中找到好朋友。
2.循序漸進培養交友意識
有的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性格內向,就特別著急,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放到陌生人群眾讓他們去適應,但是兒童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把一個害怕社交的孩子扔到人聲嘈雜的陌生人群眾強迫他們與人溝通會加重孩子的社交恐懼,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的內心會因為遭受拒絕而受到更沉重的打擊,變得更加退縮或者叛逆。”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心急,可以循序漸進的改變孩子這種性格,如果有好友或者親戚同齡的孩子,家長可以多接觸一下,讓兩個小朋友多在一起玩耍,一對一的接觸能讓孩子心態更放松,或者是多帶孩子下樓轉轉,在小花園里和同一個小區的幾個小朋友多接觸,然后請他們來家里做客,一來二往孩子就能夠知道和朋友在一起時候需要做什么需要說什么了。
3.有意識糾正孩子的不良社交行為
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難免會犯錯,很多孩子都是因為自己沒有社交技能所以不能和別人交往,他們有時候會用對待父母的態度去對待別人,甚至是命令或者是大喊大叫,父母要有意識的去糾正孩子在與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候使用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做得對的方面要表揚,對他們做的錯的地方要馬上糾正,不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并不是說把孩子放在一邊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自己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要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
4.保持距離適度干涉
在旁邊觀察的意思就是不過度干涉,不能孩子做什么家長都要管,只要不涉及傷害人身安全的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嘗試做一下,孩子之間有了矛盾通常都是小問題,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學著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家長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的思維,提供線索讓孩子自己去想出辦法,而不是從頭到尾聽從大人指揮,這樣等于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