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打罵的孩子如何教育回來
作為父母,必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多不容易,都不能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展現在孩子的面前,這樣會導致孩子膽小懦弱,自己生的自己疼都來不及,一定要以陽光快樂的心態去面對孩子。那么,長期打罵的孩子如何教育回來呢?
長期打罵的孩子如何教育回來
足夠的擁抱
擁抱永遠是一種暖人心的舉動,打罵孩子之后給ta一個溫暖的擁抱比什么都管用,一個擁抱讓孩子覺得溫暖、安全,更滿足了“情感饑餓”。擁抱,其實就是父母用肢體語言在告訴孩子“我在,我陪你,我愛你”。
真誠的道歉
向孩子道歉不僅能夠消除誤解,澄清我們對孩子的愛和關懷,更能建立彼此溝通的橋梁,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承認自己的言行錯誤并不是向孩子示弱或者妥協,而是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感受、理解他們的情緒,也能更好地與孩子一起成長。
妥善的自我情緒管理
面對孩子犯錯之后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并不是說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無所顧忌地對孩子發火,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真正地一勞永逸。父母做好自我的情緒管理,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會怎樣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長期打罵孩子的影響
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對父母忌恨報復
一位母親驚恐地說:“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來,險些砸在我的頭上。他還恨恨地說,‘走著瞧吧,過幾年再算賬!’想想兒子的話,我的心都涼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經常挨打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的性格,在行為上也是給孩子的攻擊性示范。當孩子與他人相處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五是使父母喪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個5歲的孩子挨了父親的打之后,指著父親說:“你有什么本事?就會欺負小孩!”父親說:“我打孩子反而讓他瞧不起我,當時真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長期打罵的孩子如何教育回來,請一定記住,與孩子相處的要義是“慢”。只有真正的慢下來,不催促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孩子才能更好更穩地前行。一旦家長心境慢下來,很多事情將有所不同,你將更加接納你的孩子。家長也能更多地發現孩子更多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