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和保證,因為一個學生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所以家長想要教育好學生,就要以身作則,首先家長自己要給學生做一個好的榜樣。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1、思想品行。如果父母是品德和修養良好,在學生的教育問題上也是比較重視的,那么學生的品行、修養和人格也不會太差。即使在學校學生也往往會非常注意自身的修養,不去主動惹事、但也不怕麻煩。
2、看起來比較自信和開朗。生活中有些學生看起來比較自卑,做事情沒有自信。造成學生這方面的的原因比較多,如果學生的父母在教育學生這方面不夠重視,在學生的性格塑造和培養方面缺乏恰當的方法。對學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如果家長刻意去培養學生一些正能量的性格特點,對學生之后的影響會比較深遠的。
3、家庭關系和諧。如果一個家庭的人際關系不和諧,學生對父母的教育會產生抵抗和反感,對父母的教育會叛逆,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學生內心的傷害是比較大。
4、要有責任感。如果父母自身的責任感不強,對婚姻、家庭和學生等不負責,會導致學生對父母討厭。父母是學生的人生老師,如果父母做了什么,學生就會學會什么。因此,父母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首先從自身開始做起。
5、重視情感交流。如果父母在家庭重視情感交流,這樣的環境會引導學生,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自覺的找父母傾訴,并及時的得到父母的幫助和保護。情感交流對于提升親子關系至關重要,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安全感,這對學生在面對困難時的幫助會比較大的。
家庭教育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
1、嘮叨。有的父母誤以為多對學生說幾次,學生就應該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學生時,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學生的過失,叮嚀告誡他應該如何做而忽略學生的難處。父母這一做法會讓學生感到麻木,變得了無生氣,沒有自信。
2、嘲笑挑剔。父母挑剔學生的過失,經常把學生的缺點掛在嘴邊,說話刻薄用罵人的字眼嘲笑學生“笨手笨腳”“沒用”等,甚至在別人面前斥責數落學生,均會使學生感到丟臉,嚴重損害其自尊,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
3、亂發脾氣。父母情緒不穩定、亂發脾氣,會令學生的性格變得扭曲、行為變得極端。學生有可能變得反叛、缺乏責任感,或是變得自閉、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樣愛亂發脾氣。
4、低估學生。父母質疑學生潛能,處處要求學生跟隨自己意愿行事。使得學生不能從失敗中學習,變得習慣于依賴、習慣于被命令,變得缺乏思考力。
家庭教育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用心聆聽。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當學生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說完,即使他說的內容你已聽過許多遍了。陪學生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放棄完美主義。我們都期望學生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如嫌他們沒把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學生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學生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學生發現他有能力面對問題,就能帶給他快樂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