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父母要狠抓孩子的習慣教育,同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相關觀點,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適應學習和生活。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教育孩子的三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鼓勵孩子積極探索。探索,是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起灌輸式教育,鼓勵孩子積極探索,更有利于其成長。孩子明白的道理,會比他人教導的,記得更牢,父母要鼓勵孩子去探索,留住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2、引導孩子參與家務。有家長認為,學習最重要,從不舍得讓孩子花時間做家務。因此,孩子飯前不用端菜,飯后不用收碗,房間亂了不用打掃,自己弄不出一頓早飯等等。當他們離開父母,進入社會生活后,既不能照顧好自己,也無法體諒他人為自己提供便利的辛苦。
父母要明白做家務絕不是浪費時間,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讓孩子學做家務,他們會有更強的自主能力,也會有更多的責任感。今天愿意為家庭承擔家務的孩子,未來才會愿意為他人、為社會而有所作為。
3、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應自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孩子就可以被感染和耕種。家庭是子女居住的主要地方,父母要安排生活處理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jié)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有序的生活秩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情緒。
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孩子,不單單是要教會他們知識文化,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知識,懂得社會規(guī)則,懂得人情世故,那樣才會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長教育孩子要注意哪些
1、不要采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
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孩子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大人的意見要統(tǒng)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tài)度也要統(tǒng)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shù)落。
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3、嘮叨不如讓孩子來回答。對一件事情,有時家長會對孩子囑咐好幾遍,特別是做媽媽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嘮叨。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所不愿聽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嘮叨。
父母如何跟孩子溝通
1、保持耐心,讓孩子把話說完。當孩子的語言系統(tǒng)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他們沒辦法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一件事,是想到了什么就脫口而出,但往往家長都沒有耐心,聽到一兩句話就判斷孩子要說的事情,從而產(chǎn)生誤會。
家長要保持耐心,聽孩子把話講完,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同時也不要讓孩子失去表達自己主見和情感的機會,對于要有語言耐心。
2、用孩子的語氣和方式與他們溝通。孩子的世界很簡單,開心和難過都表現(xiàn)在臉上和語言上,而且孩子的分享欲也是很強的,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都愿意跟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分享。這時候家長不要表現(xiàn)的不以為然,只會打擊他們表達的積極性。
我們可以用孩子的方式或者換一種語氣跟他們溝通,讓他們充分的表達自己,有分享欲也是培養(yǎng)孩子和家長之間情感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