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溝通的技巧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有效的溝通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的。如果家長知道怎么和孩子溝通,不但可以解決孩子遇到的困難,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讓孩子和自己更加親密。
跟孩子溝通的技巧
1、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與孩子的溝通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你講的話,孩子無法理解,那么溝通就不是有效的。有些父母經常會一廂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慮孩子有沒有興趣聽、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講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這就是因為父母沒有注意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
2、要用孩子喜歡的溝通方式。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能夠理解,而且最好采用孩子喜歡的溝通方式。一味地用說教、命令、強迫等方式讓孩子聽你的話,孩子必然產生反感。孩子喜歡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過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進去;可以是講故事,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領悟道理,這比簡單說教要好得多。
3、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愿。
4、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過的”等話語,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
如果父母把話改一改,比如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5、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父母應該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話,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
與孩子溝通的誤區
1、對孩子期望過高,管教過嚴;
2、不尊重孩子,為孩子做所有決定與選擇;
3、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4、不相信孩子,不給孩子學會“自律”的機會;
5、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6、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7、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家長哪些行為讓孩子開始拒絕溝通
1、讓孩子閉嘴。不少家長還沒等孩子說完,就直接打斷孩子的發言。他們在教育孩子時,看到孩子犯錯,都不給孩子任何解釋的機會,直接上來對孩子進行批評。有時候孩子想要為自己辯解,還沒有說兩句,父母就說:“夠了,不用再狡辯。”
長時間孩子得不到發言機會,內心就會篤定:“父母根本不讓我說,那我以后就不說了,反正她們也不想聽。”就是這樣埋下了一個小疙瘩,等父母回過神來,想要彌補過錯,孩子已經封閉自己,不再和家長溝通了。
2、忽略孩子感受。對于孩子而言,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家長在忽視孩子感受時,不僅是外界給孩子刺激,在孩子精神方面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受過傷,孩子便不再敢開口說話,也不愿意和父母有交流和溝通,不愿意再面對每天傷害自己的人。
3、父母過于嘮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是超限效應,是指一個人受到的刺激過多或者過強,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在教育孩子時,過多的嘮叨就是在強化這個刺激,孩子內心逐漸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變得越來越叛逆,不愿意再和家長有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