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掉孩子的自私行為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沒有兄長伴他玩耍,沒有弟妹要他照顧,好玩的、好吃的均由孩子一人享用,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認為一切都是我的,慢慢養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不良心理習慣,形成驕橫跋扈的性格,自私的孩子是很難在社會上取得好的發展的,那么怎樣改掉孩子的自私行為呢?
怎樣改掉孩子的自私行為?
1、不以孩子為中心。父母不要溺愛孩子,讓孩子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知道付出才有回報,不以孩子為中心,不給孩子特殊地位。
2、父母做好榜樣。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大氣,不自私自利,對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響。
3、關心長輩。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尊重長輩,無法無天,缺少教養,這樣不利于孩子性格的養成,要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關心長輩。
4、讓孩子學會分享。鼓勵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明白分享是收獲不是失去,能夠收獲友誼和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5、承受自私帶來的后果。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后果。喜歡自私的孩子,自然也會得到別人同樣的待遇,只有讓他感受到這種被排斥的孤獨感,孩子才能真正意識到自私的行為有多不好。實踐的意義遠大于說教,嘗到了自私的苦果后,家長在加以規勸和引導,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自我改變。
孩子自私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自身不能做到言行一致。
有些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反復無常、表里不一,當孩子犯錯時,便加以嘲諷、鄙視,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因此變得只能自我封閉,盡量不與他人接觸,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結果必然導致孩子自私。
2、父母長輩過于寵溺。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特別是祖輩和父母眾星捧月的態度,助長了孩子的獨占欲,強化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3、父母自身的言傳身教。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平時待人處事的表現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性格。
4、成長過程中缺少同伴。
很多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很孤獨的,很少有朋友陪伴,沒有人可以和自己分享快樂和孤獨。缺少社交經驗,不經常和同齡孩子接觸,這樣會導致孩子變得更加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