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
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孩子去學校了,就沒什么事情了,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孩子在家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和行為,那么在學校會乖嗎?
孩子總是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
1、仔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正確引導。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有各種各樣的“不聽話”,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不聽話”的情況是不同的,再加上個體差異,“不聽話”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家長應該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思考“不聽話”的緣由,理解“不聽話”的合理性,變訓斥為引導。
2、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在教育孩子上,家長要多傾聽,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覺得孩子太小就沒有思想。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不耐煩的罵孩子,訓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先發泄出來,然后才可以和家長心平氣和的溝通。
3、找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注意觀察孩子不聽話時的原因或誘發因素,注意觀察這些行為是否有規律,是否某些事情是他們不愿意做的,是否某些事情他們確實無法完成等等。一旦找到原因,家長要看看自己是否能做什么來改進,也看看是否對孩子的要求超過了孩子的年齡。
4、家長不要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失控。作為家長,首先我們對孩子提出要求時要堅持,不能孩子不按照做就放棄自己的要求;其次不要在孩子不聽話時對孩子吼叫,要用堅定及愛護的口吻來再把自己的要求說出來。對孩子喊叫或動手是最不可取的,這不僅達不到目的而且還給孩子演示了在自己不高興時就可以情緒失控。
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去遵守學校規則
1、耐心和孩子解釋規則。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可能對規則的理解有偏差,或者弄不清楚這里面的關系,畢竟對他們來說,接觸這樣“死板教條”的制度,過于抽象化。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耐心給孩子進行講解,并解釋遵守規則會怎樣,破壞規則又會怎樣,讓孩子從小樹立起規則意識。
2、樹立“規則——后果”觀念。對于遵守規則的孩子來說,家長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特別是當孩子剛接觸一項規則時。而且,家長要鼓勵到點子上,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具體哪做得對。
讓孩子承擔違反規則的后果,如果孩子體會不到違反規則的危害,或者家長沒等孩子反省呢,自己先出面彌補了,那他永遠不會制定規則對自己、對他人來說意味著什么,還是會犯錯。
孩子為什么會不聽話
1、家長以自我為中心,未能考慮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家長都喜歡用“為你好”來說服孩子,表示自己這么做單純就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在我們為孩子做決定、做選擇的時候,是否問過孩子的意思呢?
有的時候,我們做的反而會影響孩子,家長以自我為中心,生活中未能考慮孩子的感受,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2、幼兒自我意識發展。幼兒階段,寶寶們會跟隨父母進行選擇,或者說,他們基本上會按照父母的安排探索這個世界,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還在萌芽階段,沒有支配個體行為的能力。
可是等到孩子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會慢慢地融入孩子的行為與思想,這個時候家長們想要管制孩子,自然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變得“叛逆”。
3、缺乏規則意識。孩子為什么會一說就跳起來,像是要和父母吵架一樣?又是為什么一受批評就沖動行事?這些行為都與一個人的“規則意識”有關,規則意識薄弱,是許多孩子經不住管教,容易觸底反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