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怎么處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服家長的管教,有的時候面對媽媽的說教,還會動手打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怎么處理
1、引導孩子尊重媽媽。父母必須跟孩子強調尊重媽媽、愛護媽媽的重要性,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是媽媽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把孩子生出來,是媽媽悉心呵護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一點點長大,這樣做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打媽媽的行為是錯誤的。
2、當孩子不打罵人的時候,告訴他哪些方式可以發泄情緒,比如大聲喊出來“我真的很生氣”,“我太傷心了”,“我實在不想看你”,“我想一個人呆一會”等。
平常多教孩子一些情緒表達的詞匯,讓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能準確地表達出來,內心的感受被說出來后,也就能得到釋放,會舒服很多。
3、及時表達。若在打之前就已經及時制止,那么家長此時要握住孩子的手,堅持等到孩子放棄打的行為后,就勢抱住他,用堅定平靜的態度幫他渡過,這樣也會給孩子安全感。若孩子已經打了媽媽,要認真告訴他:媽媽很疼,再生氣也不可以打爸爸媽媽。
4、不要全盤否定孩子,雖然孩子的世界在父母眼里必須是非黑即白的,但是有時候絕對的否定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否定,這種感覺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和恐懼的心理。
孩子總是愛打人要怎么教育
1、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打人,而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如果當時自己的行為或者話語得不到對方回應時,就會靠打人來喚起對方的注意。
家長可以教孩子去說話,比如當孩子想要玩玩具時:“我想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可以嗎?”孩子學會表達和說話,就不會再動手打人了。
2、預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的幼兒期和學前期,給他提供穩定,安全的家庭生活。
穩定的,充滿愛的關心和陪伴,會極大的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從而改善他遇到問題的時候所爆發出來的肢體語言。
3、我們要把有可能造成沖突的環境因素降到最低,避免孩子們與其他人產生沖突。我們要給孩子們準備足夠的玩具,避免他們因為玩具不夠而跟對方強起來。我們要把具有攻擊性的玩具收起來,避免事態的升級。
孩子動手打父母要怎么解決
1、不要以暴制暴。如果孩子對家長動手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后溫和處理。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他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
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來消化他的情緒,等孩子發現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自然會冷靜下了。
2、引導孩子采用其他方式發泄情緒。發泄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跑步運動、傾述、聽音樂等等等這些都是一些不錯的發泄方式。讓孩子不良情緒,通過這些方式緩解喜怒哀樂,讓自己和自己進行精神交流,緩解壓力,平和心態。
3、大家不要誤會,我并不是在提倡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任何錯時都將孩子打一頓,讓孩子長記性,畢竟孩子犯的錯誤有大有小,犯了不同的錯誤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打”并不是萬能的,只不過,在孩子犯了打大人這個錯誤時,父母“打回去”并無太大的不妥,或者說也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