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答應的事情做不到怎么教育
很多事情孩子明明答應的好好的,但是做了沒多久,不想做了就會對家長食言。讓家長很是不解,不知道孩子答應的事情為什么做不到,這種現象屬于什么情況,應該怎么管理孩子,引導孩子說到做到。
孩子答應的事情做不到怎么教育
1、理解孩子
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答應之后發現做不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然后分析孩子到底為什么做不到,有哪些困難,想辦法幫孩子排除這些困難。
2、引導孩子
當孩子有喜歡做的事,家長不能因為孩子耽誤了時間或想有自己的事而打斷他,而是要引導他如何觀察,如何研究,如何動手試驗,如何去尋找知識點等。
3、約束行為
對孩子的不良習慣,該制止的一定制止,不能遷就,當然不能用打罵和訓斥的方法,可以用示范和舉例、切身感受的方法讓孩子去體會其危害,同時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鼓勵教育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情緒不高,或自卑時,大人的鼓勵與引導尤為重要,讓孩子重拾信心與勇氣,直到自信的達成心愿,是心態培養的重要舉措。
孩子答應的事情做不到什么原因
1、抵觸心理
孩子正在做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被家長強制要求去做另一件不開心的事,孩子口頭上答應了,但其實并不想去做。
2、責任感不夠
因為承諾這件事情對孩子來說比較的虛,孩子也不太會有時間觀念和計劃性,這個時候其實家長就可以主動給他規定一個時間,然后監督孩子來嚴格的執行答應的事情。
3、能力不足
孩子要實現他們所說的,這并不容易,因為這需要一定的能力。首先,目標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如果一個目標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那么在開始之前就注定會失敗。
因此,我們常說一個好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就能到達的”,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評估他們的目標是否在能力范圍之內。
孩子答應的事情做不到家長要怎么做
1、事先做好準備
孩子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行為能力人,他的行為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變化,家長可以事先思考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并想好應對方案,讓自己有把握更好地面對孩子。需要思考想要得到什么結果,了解孩子情緒產生的根源,并想好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
2、尊重孩子的個性
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家長需要滿足孩子物質、情感和教育的需求,給予孩子所需的精神營養,讓孩子成長為一個適應社會的獨立人。在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要嘗試給孩子選擇,讓孩子自己選擇,尊重孩子的個性,在他出現錯誤行為的時候,及時引導。
3、口頭約定書面化
為了能更好地督促孩子,最好把口頭上的約定書面化。如果孩子總也記不住他說過的話,家長可以讓他把約定寫下來,貼在書桌上或墻上比較顯眼的地方,用來警醒孩子。
4、適當懲罰
家長發現孩子沒有遵守承諾,答應做到的地方沒有做到時,家長首先要詢問孩子是否還記得自己的承諾。如果孩子忘記了,家長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承諾,可以適當做出一些懲罰措施,讓孩子長記性。如果孩子記得,明知故犯,家長要問清楚孩子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5、目標不能過大
如果孩子在明確知道自己許下了承諾后,還犯錯誤,家長要審視一下,自己為孩子制定的規則是否過于嚴格,孩子無法達到。在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減輕承諾的條件,讓孩子可以達到承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