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為什么寧愿挨打也不說話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寧可挨打也不愿意說話,不會告訴家長,這讓很多家長十分不解。其實,這和孩子不想被批評、錯誤的交友觀等因素都有關系。家長發現孩子挨打了也不吭聲的情況,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
小孩為什么寧愿挨打也不說話
1.孩子害怕被批評
孩子都是一樣的天性,都同樣害怕自己父母。尤其害怕被自己父母批評。在中國式的教育里,往往有很多的家長關心的不是孩子的心理。這種不恰當的“關心”就導致了孩子不愿意告訴父母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家長往往會懷著“怒其不爭”的心里責怪孩子。
2.孩子認為沒有必要
孩子互相之間的玩笑可能就是家長眼中的欺負,孩子之間互相鬧鬧可能就是孩子之間特殊的交流方式。幾個孩子“打架”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好處。往往都是“兩敗俱傷”。這樣的情況孩子更不敢說,他們害怕被自己父母當成欺負人的一方,這樣既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相反還有可能會被家長嚴厲的批評。
3.怕朋友不理他
孩子之間似乎都有共同的默契,就是被欺負了也不告訴家長。他們彼此就是因為這個默契的約定,才導致了如果告訴家長就有可能沒有小朋友跟他玩,這就讓孩子陷入了邏輯的怪圈。
孩子挨打不告訴父母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1.缺乏信任
毫無疑問,親子間連最起碼的信任已經缺失。對孩子而言,父母不再是他的堅強后盾,在這里感覺不到被保護和信任,所以寧可不言。可能之前在父母這里受過“傷”,求助的時候被嘲諷或者拒絕,深深刺傷了他的內心。
所以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不愿再向父母開口,因為他知道求助也無濟于事,反而會被再次傷害,倒不如緘默不言。
2.家長不重視
孩子很早之前跟家長反饋過,家長不太關注,不當回事。覺得小孩子打鬧是正常的事情,嫌棄孩子事多、矯情,孩子慢慢的就不愿意跟家長溝通了。
3.害怕被指責
可能之前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強勢,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可能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堅強,希望他們在被欺負的時候,可以勇敢的還擊,但是卻用錯了方法。甚至有些父母,他們會訓斥和責罰孩子,嫌棄孩子的做法。
小孩寧愿挨打不告訴家長怎么引導孩子
1.家長不要過于情緒化
家長在聽說自己孩子被欺負之后往往會情緒激動,表現出焦慮的情緒。孩子更不敢和家長交流了。家長是孩子心里的天,作為他們最初的信仰,我們要做出理智達判斷。在處于孩子位置上跟孩子商量這件事應該怎么處理。而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語氣命令孩子應該怎么去做。
2.父母是孩子的港灣
在孩子告訴我們這件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避免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及時跟孩子的老師進行交流,避免孩子之間的“特殊玩笑”真的演變成校園欺凌。盡量當著孩子的面處理好事情,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有父母就很安全。
3.告訴孩子應該怎么交朋友
孩子之所以會被欺負可能是因為孩子不太擅長交朋友,他不懂得判斷孩子之間交往和被欺負的區別。或許家長認為小朋友可能是在欺負自己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卻跟別人玩不亦樂乎,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孩子還沒區別明白什么是朋友。
4.和孩子平等相處
孩子之所以不敢跟家長說自己的情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造成的。因此家長要想幫孩子解開心結,就要學會放下自己的身份,跟孩子以朋友的語氣交流,不要總是恐嚇孩子“如果不告訴你就告訴老師之類的話”。這樣的話更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