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面砸手機的后果
游戲之于孩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可以滿足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孩子沉迷的話也是不好的,容易造成孩子成績下降,更有甚著還會出現家庭矛盾。
當孩子面砸手機的后果
肯定是不對的,我也知道,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生氣是在所難免,畢竟孩子整天抱著個手機,跟他說話也不聽,學習也不學,家長一時沖動也正常。但是你要想一想你把手機砸了之后,孩子是什么感受,這樣做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遠離手機的誘惑,還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的沉迷變本加厲。
而且教育孩子不能以粗暴的行為做為手段,沉溺于玩游戲的孩子固然令人頭疼,但做為家長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事情的發生,孩子沒有控制能力,但做為家長就得用正常的心理狀態去認真對待,千萬不能急,不能亂套,沉下氣來,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選擇性的付出,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家長究竟應該怎樣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呢
第一,減少刻板的說教與威脅式的警告。很多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服從”自己,總是會在言語上對孩子展開各種攻勢。
“如果你這次不去參加鋼琴考級,我以后都不帶你出去旅游了”、“要是這次期末考不到全班前十,你暑假的零花錢就取消”,當家長以這類論調與孩子進行交涉時,實際上已經在情感上將自己與孩子進行了隔離。此刻,你在孩子眼中已經不再是最親密的家人,而更像是一個冷若冰霜的談判官。試問面對這樣一個毫無人情味的“陌生人”,孩子在學習上會有多少主動性呢?
第二,多嘗試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里的“真實想法”并不是簡單的讓孩子說“你到底是更喜歡上數學補習班還是英語補習班”,而是家長應該更加側重鼓勵孩子勇于自我表達,并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例如,在給孩子報課外班時,可以先問問孩子自己喜歡學什么。
也許孩子真正喜歡的未必是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科目,但只要目前條件能夠做到,為什么不可以讓孩子去做他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呢?當孩子說完自己的觀點后,父母也可以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希望他利用課余時間多去學習的意愿。在雙方平等交流的情況下,當孩子真切地看到父母真的是為了自己的將來著想時,往往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手機游戲為什么會在青少年中風靡
1.智能手機的興盛預示了一個借助移動終端實現的新型媒體時代進入鼎盛時期,社會、家庭、學校中的幾乎所有成員都是手機的使用者,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手機依賴癥。
2.網絡、智能手機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游戲不是根源,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閑暇活動太單調、沒有時間玩、不會玩,所以才會把網絡、把手機游戲當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3.手機游戲滿足了孩子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價值需求,游戲設計者們比父母更懂得抓住青少年的內心需求,很多玩法和設計都會源于生活,甚至比現實更清晰、更容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