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絕跟父母溝通怎么辦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發現,與自己無話不談的孩子開始變得不愛與自己說話,甚至出現排斥父母的現象,一些家長非常不理解孩子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這與孩子的叛逆期,家長的過多控制及家長對孩子過高期望等因素有關。
孩子拒絕跟父母溝通怎么辦
尊重并理解孩子。當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那可能是彼此之間出現了問題。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必須以理解、尊重孩子為前提,否則就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再凌駕于孩子之上,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給他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注意說話語氣。孩子很小,他們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是受到父母影響的。若孩子不愿意溝通時,不要用負面意義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比如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等等,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如果語氣不對,孩子一句都聽不進去,還會越來越反感。
制造親子談心機會。制造親子談話機會,會更加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具體就是需要建立起家人時常溝通的習慣,多跟孩子接觸,關注他最近有什么愛好,什么煩惱,跟某個朋友關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對生活中各種事情的理解,聽他訴說等等。
不要打斷孩子。有的父母在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困難的時候,總是打斷孩子,不聽孩子的講述,如果父母一次兩次總是打斷孩子,在講解自己困難的時候,孩子很可能以后就不會再和父母溝通。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父母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也是孩子和父母溝通的一個基礎,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時候重要的并不是情緒,而是解決困難。
調整溝通方式。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面對面交流,父母可以考慮調整溝通方式,比如寫信、發短信或打電話等。這些方式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孩子的情況比較嚴重,比如出現了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父母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幫助,比如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等。
為什么孩子會仇視父母
攀比心作祟。大部分孩子嫌棄父母的原因,都是因為攀比心作祟。不要以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家長就放松對他們的教育,比如有些只有小學的孩子,甚至可以說出汽車的品牌,或者某個小區的檔次程度,這些都是受家長影響。
缺乏溝通。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溝通是導致敵意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難時,父母沒有及時關心和傾聽,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失望和不滿。
控制欲過強。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學習等方面過度干涉和控制,讓孩子感到失去了自由和獨立,對父母產生反感。
父母期望過高。雅方教育的老師說,父母的高期望是一種傷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當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時,會產生自責和無助,進而對父母產生敵意。
溺愛。很多父母抱著愛的名義,不讓孩子參與真實的生活,將他們隔離在象牙塔里,他們以為是愛,事實上最終卻滋生了數不盡的恨意。特別是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孩子,更會恨父母的溺愛。
高中孩子與父母溝通越來越少,家長該怎么辦
1、給孩子發揮的空間
很多父母,因為有了足夠的社會經驗,十分健談。可是青春期的兒子卻不吃這套,每次對話都是以對立開始,以不說話或吵架收尾。原來,父母只要孩子一開口,往往就被其批得體無完膚……實際上不是父母的看法不對,孩子才不要聽,恰恰因為他太對了,讓孩子沒有了傾訴的欲望。最后,孩子就懶得在他面前說什么了。
2、挑好時間
聊天也不是隨時隨地就能聊的,比如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看電視、玩手機時,家長突然湊過來要聊天、要聊學習和作業。
換位思考一下,哪怕是父母自己都不愿意被打擾,那結果肯定是敷衍了事。
所以,聊天或談心時盡量在大家都心平氣和,而且沒有什么要緊事的時候。
3、適當示弱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提醒自己: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中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
感受到關系緊張時要收斂并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并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建議使用發問式溝通。比如:你覺得這個事情怎樣處理比較好?需要爸爸媽媽為你做些什么?你想聽聽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嗎?
5、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窗戶。仔細想想,很多父母是不是很久沒有完整地、不打斷地聽完孩子說話了?
傾聽是對孩子的尊重,是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的行為。傾聽也不是說家長閉著嘴巴、坐在那里光聽就好了,最好的傾聽是要有互動,哪怕一個肯定的眼神,孩子才會有興趣繼續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