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溫提出了什么理論
勒溫是心理學的先驅,格式塔心理學的后期代表人,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現代社會心理學、組織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的創始人,常被稱為"社會心理學之父",提出的一些理論更是對后來產生了一些影響。
勒溫提出了什么理論
群體動力論。該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B),是個體內在需要(P)和環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結果,可以用函數式B=f(P,E)來表示。所謂群體動力理論,就是要論述群體中的各種力量對個體的作用和影響。
對若干名10所左右的男孩所做的試驗表明:在專制型群體中,成員的攻擊性言行、引人注目的出風頭行為,使用“我”而不“我們”的頻率、推卸責任、做給領導看的行為、對群體活動缺乏滿足感,都顯得很突出,在民主型群體中的表現則相反,而且同一個成員一但從專制型群體調入民主型群體,其行為就立即起變化。
勒溫的場論怎么理解
他用拓撲學和物理學的概念描述人在周圍環境中的行為。他雖然借用拓撲學和物理學的概念,但賦予這些概念以新的心理學含義。
他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間,認為個人活動于其中的空間是一個心理場。這個場內的全部情況決定著某一時間內的個人行為。心理場并不必然是物理場,生活空間所包括的是個人和個人感知到的他人和客體。
物理環境中那些未被覺察的或在個人理解情境上不起作用的東西不屬于生活空間。生活空間可以分解為以邊界劃分的不同區域。
感知到的環境即心理環境,也可分成一些區域,這些區域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滲入性邊界,具有不同的正負效價。在一定時刻向量的模式及其強度決定著個人的行為。
勒溫的社會心理學說
勒溫利用他的團體與行為改變方面的研究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主要解決關于社會問題同引起變革的觀念之間的關系,他把這種解決社會生活實際問題的研究稱為行動研究。
勒溫在行動研究中還比較關心種族沖突問題和社會偏見問題,他曾親自指導了關于社團中集體住宿對偏見的影響的研究、關于服務機會均等的研究和關于兒童偏見的發展和預防的研究等。
勒溫及其學生將其實驗研究成果廣泛運用于社會各方面的改造上。他提出了改變社會的三個階段:思辨的時代、描述的時代和建設的時代。
根據這種分類,勒溫認為構造主義心理學屬于一種描述性科學,純粹是由現象的邏輯順序維系在一起的,它對解決社會生活問題基本沒有什么作用。反之,勒溫認為心理學必須成為伽利略式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