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的《蟬》的詩
時間:2023-12-21 15:11閱讀數:297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的《蟬》的詩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譯文
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作品簡介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是首托物寓意的詩。作者托物寓意,詩人借蟬,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虞世南的《蟬》這首詩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蟬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抒發作者對蟬的無限喜愛。
《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蟬的棲高飲露、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標逸韻;
三、四句分別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滿張力,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虞世南的《蟬》這首詩的創作背景
李世民奪位李淵后,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贊有加,深得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