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平一年還會去學校嗎
孩子不上學對家長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兒,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想去上學,甚至選擇“躺平”,也就是放棄學習和未來的規劃,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干預指導。
孩子躺平一年還會去學校嗎
很多孩子躺平休學在家后,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門兒,也不和父母溝通。咱們家長呢,很犯愁,擔心孩子這樣下去會變得越來越自閉,會和社會徹底脫節。雖然說咱們家長都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上不上學都是其次,但有的時候你還是會患得患失,會想著其他孩子都要參加中考,參加高考了,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能出門兒,還是不能上學。
孩子現在的回避社交只代表當下的表現,只要孩子的心理恢復了,他就可以做到正常的社交,這樣你才能讓自己漸漸地放下焦慮,不再急躁,自然而然的就去上學了。
如果孩子有自卑感或者是病恥感,他就會擔心在出門之后遇到熟人的詢問。所以在孩子想要出門時,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病恥感。如果有熟人詢問孩子為什么沒有去上學,我們要幫孩子圓謊,不要暴露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孩子才會消除走出家門時的恐懼和擔心。
躺平不上學的孩子——復學前的最佳指南,家長必讀!
1、認真對待復學前的幾天
復學前的幾天,不是隨意度過的日子,而是為復學做準備的日子。家長應該認真對待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復學計劃,包括什么時候起床、吃飯、做作業、休息、睡覺等。
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規律,也可以讓家長有一個參照和監督。同時,家長也應該和孩子溝通復學的期待和擔憂,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給予孩子必要的鼓勵和安慰。這樣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也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和焦慮。
2、家長應該在復學前控制自己的情緒,并細致幫助孩子克服突發的困難
復學前,家長可能會有很多情緒,比如高興、緊張、擔心、焦慮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但是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如果家長太過激動或者焦慮,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壓力或者不安。家長應該保持平靜和樂觀的態度,給孩子傳遞積極和正面的信息。
同時,家長也要細致地幫助孩子克服復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突發困難,比如生病、交通延誤、忘記帶東西等。家長要及時地給予孩子支持和解決方案,讓孩子感到有依靠和安全感。
3、家長要接納孩子可能會有的退步,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
復學后,孩子可能會在學習和社交上有一些退步或者困惑。比如說,孩子可能會忘記一些知識點、跟不上課堂進度、和同學交流不順暢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過分擔心或者責怪孩子。
家長要接納孩子可能會有的退步,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和要求。同時,家長也要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比如說,幫助孩子復習課程、陪伴孩子做作業、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表揚孩子的進步和努力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有信心和動力,也可以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社交技巧。
4、開學前家長要盡量不讓孩子做過度興奮的活動,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開學前,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會想要盡情享受最后的假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說,看電影、玩游戲、去旅行等。這些活動雖然很有趣,但是也可能會讓孩子過度興奮,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和生物鐘。
如果孩子睡眠不足或者不規律,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復學后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問題。因此,家長要盡量不讓孩子做過度興奮的活動,而是讓孩子做一些安靜和放松的活動,比如說,聽音樂、看書、畫畫等。同時,家長也要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5、開學前需要規律的學業補習,以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學校生活
開學前,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會想要放松一下,不想再碰書本和作業。這樣雖然可以讓孩子暫時減輕壓力,但是也可能會讓孩子忘記了很多知識和技能,影響孩子在復學后的學習效果。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在開學前進行規律的學業補習,以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學校生活。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安排合適的補習內容和時間,比如說,復習上學期的重點知識、預習下學期的新課程、做一些練習題或者模擬考試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溫故知新,鞏固基礎,提高自信,也可以讓孩子恢復學習的節奏和興趣。
6、復學前一晚,安靜度過,并在需要時陪伴孩子
復學前一晚,是一個特別的夜晚。家長和孩子都可能會有一些激動、緊張、期待、不安等復雜的情緒。家長要讓孩子安靜度過這個夜晚,不要做一些刺激或者影響睡眠的事情,比如說,看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玩手機等。
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間,并提前準備好需要帶的東西,比如說,書包、文具、水壺等。家長也要在需要時陪伴孩子入睡,給予孩子溫暖和安心。如果孩子有什么想說的話,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和回答,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尊重。
躺平不上學,孩子們在逃避什么
應激性事件。有些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一些負性事件,比如被同學霸凌、排擠、嘲笑,或者被老師體罰、批評、壓力過大等等。這些事件會讓孩子對上學產生抵觸和恐懼,甚至引發心理創傷。他們不想去上學,是為了逃避學校給他們帶來的不良情緒和經歷。
分離焦慮。有些孩子對于與父母或其他親密人分離時會產生過度的、持久的和不現實的焦慮。這種焦慮可能源于早期的分離創傷,比如小時候被保姆帶大、經常換環境等等。這種焦慮會讓孩子害怕離開父母或其他親密人,擔心他們會出事或者不再愛自己。他們不想去上學,是為了保持與父母或其他親密人的聯系和安全感。
社交焦慮。有些孩子對于社交場合或者集體活動會感到緊張和擔憂。他們可能對自己缺乏信心,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表現不好或者被拒絕。他們可能也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總是想要做到完美或者符合別人的期待。他們不想去上學,是為了避免在社交場合暴露自己的弱點或者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