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認真復習,不認真做作業,這樣的學習態度又怎么能學好習,提高學習成績呢。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學生預習的習慣,是需要用心培養的,因為課堂上有的時候,老師講課的內容非常多,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提前預習有助于課堂上的吸收和消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養成課后復習的習慣
小學生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課后會有所遺忘,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課堂的學習,更應該重視課后的復習,只有重視培養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才能降低學習的遺忘率,鞏固所學的知識。
3、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語文的學習,其實是需要積極動腦的,而且,只有獨立思考問題,才能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如果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就應該通過思考自己解決,這樣才能夠加深印象。
4、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做作業的同時也時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學的作業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書面的,二是看書思考或實踐操作的。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復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并且盡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5、養成復習歸納的習慣
復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達到舉一反三。復習也就是通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的記憶得到一個串聯,從而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避免前后知識的脫離與割裂。
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幫助孩子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