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人是社會性動物,離不開規則,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工作、學習,就得遵守社會成員共同制定或公認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規則意識則需要盡早地在孩子身上建立與培養。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在學習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促進孩子健康有序的成長呢?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1、讓孩子參與建立規則的過程,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他們就會有一種使命感,覺得自己有義務也必須遵守這個規則。要讓孩子明白規則不是為了約束行為,而是為了達到目標必須要做的事情,規則可以讓行為更有序,讓事情變得更有條理,給孩子有效的選擇權來進行引導,逐步建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2、家長帶頭做榜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小孩子時時刻刻都在觀察和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家長的規則意識會潛移默化到他,這個影響是最深遠的。小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一個復印件,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不可能培養出小孩子的規則意識的。
3、以身作則。在培養孩子規則感時要以身作則。家長在做事情時也不要太隨意,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例如排隊時不能插隊、過馬路不闖紅燈、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
4、理解規則背后的意義。首先跟孩子講規則的前提是要讓孩子理解規則背后的意義,勿以惡小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例如排隊和插隊,或許會讓辦事時間縮短,但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困擾。試想一想,如果你被別人插隊,你會怎么想呢?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的危害
1、招致他人的反感,縱觀那些在生活中不懂規矩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完全是肆意妄為,經常任性而為。要知道孩子做事任性的話,自然需要承擔相應的后果,要么是傷害別人,要么就是損害自己,所以被責罵是必然的。甚至還會因為孩子的任性所為,然后跟別人發生爭執。
2、給家長惹禍,孩子缺少規則意識,就不知道要遵守規矩,做事比較任性,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而不考慮后果,輕則讓自己被家長或他人責罵。給別人造成物質損失或身體傷害的,家長還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比如,做出經濟補償。
3、影響身心健康,由于缺少規則意識,孩子的自控力也較差,行為不受約束,喜歡自己做決定,比較強勢,也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孩子難以形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將來的成就也不會高。
4、傷害身邊無辜的人,因為孩子不守規矩而帶來的隱患不可估量,之前也報道過有些小孩亂扔香蕉皮,然后導致他人摔倒。再有就是高空拋物的行為,很多小孩明知不能亂扔東西,偏偏要從高處扔下玩具,甚至還覺得好玩。卻沒有想過這些任性的舉動,對于他人的健康傷害有多大。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的原因
孩子對家中規則不了解、不明白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規則,有些家長以為孩子已經明白這些規則,而事實上孩子并不明白。家長在對孩子說明家庭規則的內容之前,就期望并要求孩子遵守,孩子當然不會做得很好。
家長需要明白,孩子的理解能力未必是家長以為的水平,有效的方法是與孩子正式說明家中規則的內容,然后可以要求孩子復述一遍給家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