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感情不好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心靈是敏感、脆弱的,所以父母之間如果感情不好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處事方式。
爸媽感情不好對孩子的影響
1、易怒。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就會生氣吵兩句。天天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孩子原本脾氣再好也會變得易怒。比如: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容易情緒激動,還會不自覺模仿父母的語氣和動作,發脾氣也控制不住。一不高興,那壞情緒都擺在臉上,這其實都是從小受父母的潛移默化。
2、性格孤僻。孩子都希望爸爸媽媽能非常相愛,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充滿溫馨和歡樂。看到爸媽經常爭吵,孩子們心里怎么會快樂呢?父母感情不和諧,孩子想幫忙也沒有辦法。而且孩子也沒有人去訴苦,因為這種事情孩子們都不愿意和朋友說,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孩子關閉自己。
3、討好別人。所以每當孩子看到父母心情不好,他也很想做點什么讓父母高興一下,孩子會變得十分敏感,一旦察覺到父母有一點不對勁,他會猜測是不是父母心情不好了,他就會變成一個更懂事的小孩。這其實是在刻意討父母歡心,長大以后就變成我們所說的“討好型人格”。
4、情緒化。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對孩子很好,一旦父母吵架了心情不好,就會對孩子愛答不理的,說話的時候語氣也很差,明明孩子并沒有做什么錯事。孩子會有樣學樣,為人處世無意間就會像父母那樣。長大以后孩子也會變得情緒化,高興了就對身邊的人笑臉相對,不高興了就會擺臭臉、無端端地發脾氣。
5、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幸福。親眼目睹父母婚姻不幸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婚姻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甚至會有恐婚心理,而且孩子會不太懂得如何與另一半更好的相處,如何更好的經營婚姻,守護家庭,教育孩子,這必然會大大降低孩子的婚姻幸福感,更甚者可能會離婚收場。
父母應該怎樣做讓孩子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呢?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榜樣。孩子最初的行為方式就是模仿,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可以接觸的模仿者,孩子就是映照著父母言行的鏡子,能夠反映出家長之間的點滴細節,因此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和諧與責任。
給予彼此足夠的尊重。在家庭關系中,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給彼此足夠的空間。自由的空間減少,會使人感到壓抑,引起不必要的爭吵,尊重他人隱私也是信任對方的一種表達形式。這種寬松和諧的環境,會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導孩子形成家庭與社會責任感,來自父母的尊重,會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遇到事情,及時溝通。在生活中有一些小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平時做事不能一時沖動。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有時會不對等,父母經常會將自己安排在掌控者的角色,而將子女放在被照顧,被掌控的角色,獨斷型的家庭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此我們要講究平等的觀念,父母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都要定時交流,及時交流,正確交流。
如果已經有了吵架行為,該如何處理?
不要將孩子拉入陣營,向孩子訴苦。強行將孩子拉入成人的世界,讓孩子選擇陣營是非常不理智的選擇,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非常殘忍的迫害,因為在孩子心里對父母的愛是同樣看重的。父母若是一味的對孩子訴苦,或者數落另一方的錯誤和缺點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不知所措。
及時安撫受驚嚇的孩子。若是父母不慎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了,要及時安撫孩子,避免他們時刻處于擔驚受怕的情緒中,并且明確的告訴孩子父母之間的爭吵只是觀點的沖突,是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父母之間仍然相愛,父母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坦誠的向孩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