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親情冷漠的原因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準備好了飯菜叫孩子去吃,孩子只顧著看手機,媽媽對孩子說的話,孩子充耳不聞,完全不當回事;孩子受傷之后,家長心疼孩子,但是孩子卻對家長流下的淚水視而不見。那么,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對親情冷漠的原因
1、缺乏陪伴和關愛。很多父母一貫的想法是,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便是最好的愛,這種想法簡直大錯特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在陪伴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讓孩子感受到親情。
因為這一時期是孩子人格和認知形成的關鍵時期,而親情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情感之一,若兒時感受不到父母親情,長大之后孩子便很有可能情感淡漠,對父母、對親人缺乏感情。
2、父母平時和孩子交流得少。有家長說自己陪在孩子身邊,沒有一天是不見面的,但是為什么感覺孩子還是和自己不親呢?有時候還感覺孩子有些叛逆,什么事情都不和自己說。這是因為做父母的沒有和孩子保持持續、穩定、平等的交流,這讓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冷淡。
3、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父母的一言一行是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如果一個家庭是親情濃厚、友愛和睦的家庭,父母之間關系和諧,情感自然流露,對待上一輩老人關心孝順,那孩子也會重情而有禮。
反之,家庭關系緊張,對老人苛刻而不尊重,那教導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對親情淡漠。孩子對親情冷漠,絕不可能會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用心程度和言行,都是無形中造就孩子性格的關鍵。
4、經常對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有的成人一遇到心情不好,工作不順利,回到家就將這種情緒釋放在家人的身上,尤其是孩子,坦白講,這樣的家長都是有“欺軟怕硬”的性格,只會找弱小的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甚至這種發泄會更加的尖銳可怕。孩子無形中成為了你發泄情緒的炮灰,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傷害中,孩子會選擇疏遠父母。
家長如何挽回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1、家長要對小孩傾注關愛。孩子在出現孤僻心理的時候,一大原因是覺得家長對自己缺少關愛,或者孩子感受不到家長愛的存在。所以家長要及時調整自己對孩子的關愛傾注度,并且要糾正自己表達愛的方式。
2、家長要學會理解與寬容小孩。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喜歡用成人的角度去對待孩子。所以他們認為一些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就會使孩子被壓得喘不過氣,導致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增加。所以家長應該要學會理解小孩,寬容小孩。
3、多帶小孩進行戶外活動。現在很多小孩因為家長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獨自待在家里,電腦、手機、平板成了他們的好伙伴。但小孩長期處在這樣的密閉環境中,就很容易使他們性格變得逐漸孤僻。甚至會讓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如果受到了外界的打擾,就可能會變得非常暴躁。
所以家長可以適當的抽出時間,多帶小孩進行一些戶外活動,這對于他們健康心理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小孩多多進行戶外活動,也能讓他們接觸更多的人,這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4、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家長的言行舉止,對于小孩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所以他們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例如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面前爭吵,或者有一些其他不好行為時,就應該及時的進行糾正。
孩子和父母疏遠的表現
1、和父母開始沒話說,即便是聊天,也只簡單地聊幾句成績。大多數孩子和父母生疏的征兆,都是開始和父母沒話說,即便是聊天,也只簡單地聊幾句成績,不愿意深聊。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多半是家長平時和孩子很少交流。有時候家長和孩子交流,也只聊學習,而且聊到最后,氛圍也都往往是壓抑、緊張的。
2、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間,不輕易出來。當孩子想和父母疏遠的時候,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拒絕交流。他喜歡躲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被迫跟父母交流,也更加自在。所以,孩子開始和父母疏遠的另一個征兆,就是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間,不輕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