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怎么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家長要注重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有錯誤要及時改正,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要怎么教育孩子
1、不要扼制孩子的興趣。學業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源泉。現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2、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比如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可見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3、不要采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4、大人的意見要統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5、武力懲罰不如鼓勵。家長想要武力懲罰時不如換成鼓勵,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孩子需要在比較和實實在在的夸獎中發現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點成績,他會有信心糾正自己的錯誤。相反,父母對孩子的一個錯誤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變本加厲更加叛逆。
孩子脆弱的內心其實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給孩子自信,也能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批評。批評的藝術在于正強化,而非負強化。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或全盤否定,不如將孩子的點滴成績和好的苗頭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掛在嘴邊,強化其好的一面,給予必要的指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提升自信。
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法
錯誤一、期待孩子的感謝。很多母親都認為,我養育了你,我有特權去指使你。這些母親在為孩子奉獻的時候,其實也在內心對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所預想的方式去成長。如果孩子并不如其所愿,她們就會深深地失望,并用這種失望去傷害孩子。
錯誤二、對孩子缺少耐心。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個家長要耐心地期待著孩子的進步,不要試圖超越自然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抱焦急的心態。
錯誤三、喜歡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世界上沒有兩個孩子的完全一樣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相應的優點和缺點,能力和特長也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家長卻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然后一味地抬高別人,貶低自己的孩子。
錯誤四、忽略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心是稚嫩的,需要格外的呵護,尤其在自尊心上。只要是有自尊心和愛心的父母都會注意到這一點,但是很多父母經常在不經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教育孩子時意見有分歧怎么辦
孩子在場時要盡量避免正面沖突,盡管對方教育孩子失當,你也不要輕易指責對方,指責從來不能使人心悅誠服。特別是孩子在場時,夫妻雙方都有一種要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威的心理需要,不會有別的收獲。
因此,當孩子在場時,彼此一定要克制,少一分正面沖突,就會少一分對孩子教育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雙方應步調一致,才有利于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