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是個怎樣的人
我們都聽說過于成龍這個人,此人最信奉為官清廉,當官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為人民服務,所以他的日子過的也是非常清苦的,是值得后人尤其是當今干部學習和鑒戒的。
于成龍是個怎樣的人
于成龍是山西永寧人,在康熙朝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龍任官數十年,官至封疆大吏,但留下的家產少得可憐。有位藩臬在于成龍死后來到他的家中,見其衾緯弊陋,家中僅僅存銀三兩,舊衣數件和一些散錢,還有粟米五六斗,不由嘆息而去。
于成龍曾在多地任職,到處都留下清廉之名。在武昌,他任武昌知府,單騎直入城寨,招撫叛賊;在福建,他任按察使,“執法決獄,不徇情面”,“刁訟風息,擾害必除”,人稱“閩省廉能第一”。
任直隸巡撫時,他“以驅除貪吏,拯救民生為務”,“戒州縣私加火耗,上官禮節”,深得民心。于成龍的廉潔受到康熙皇帝的贊揚,他曾在紫禁城召見于成龍,肯定他對貪官的斗爭。
召見后還賜飯,知其歷官廉潔,家計涼薄,還特發獎金和御馬。康熙皇帝還特意賜詩,于成龍感激萬分。表示要竭盡全力,以報皇恩,將御制詩小心珍藏,“傳之子孫,以為世寶。”
在貪官遍地的封建社會,清官并不好當。于成龍在康熙二十年擔任了兩江總督后,“興利除害,察吏安民”,引起了眾多官吏的不滿,他們污蔑中傷于成龍,以至于康熙帝也一度動搖了對于成龍的看法,認為他“居官不如從前,殊覺改操矣。”
后來,康熙帝終于察覺了實情。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龍逝世半年多后,康熙南巡回京的第二天當眾糾正了對于成龍不正確的看法:“朕親歷江南采訪,已故督臣于成龍居官廉潔、克己奉公,自閭巷細民及各省之人,無不望風推服。此等清操,從古以來實罕其比,當為廉官第一。”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皇帝親自改定于成龍的碑文、祭文,并親自書寫碑文。康熙去世后,雍正十年,于成龍入祀賢良祠。
于成龍為什么叫半鴨知縣呢
清朝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大清官,名字叫于成龍,他父親取這個名字取的好,他兒子的確成為了龍,畢竟他兒子是清朝出了名的清官。而他叫半鴨知縣的故事也要從他的廉潔說起。
于成龍這個人,雖說當官,但他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做人非常廉潔,是公認的清官。
當時,于成龍來到廣西羅城縣到知縣,于成龍到羅城縣時,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政府機構壓根就沒有,他來的時候,還得住在廟里進行辦公,生活條件極其簡陋,龍城就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但是在于成龍的積極推動下,羅城縣的社會生產得到了恢復與發展,各方面有了點起色。
因為于成龍費心推動羅城縣發展,所以他沒有時間回家探親。他的兒子便千里迢迢的從老家過來看于成龍,在返鄉途中,因為于成龍拿不出什么東西給兒子當盤纏,只能拿出廚房腌制的半只鴨子給兒子當路上的干糧,后面這件事流傳開來,別人就因此叫他“半鴨知縣”。
于成龍到底有多清廉
于成龍是山西永寧人,在康熙朝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龍任官數十年,官至封疆大吏,但留下的家產少得可憐。有位藩臬在于成龍死后來到他的家中,見其衾緯弊陋,家中僅僅存銀三兩,舊衣數件和一些散錢,還有粟米五六斗,不由嘆息而去。
于成龍曾在多地任職,到處都留下清廉之名。在武昌,他任武昌知府,單騎直入城寨,招撫叛賊;在福建,他任按察使,“執法決獄,不徇情面”,“刁訟風息,擾害必除”,人稱“閩省廉能第一”。
任直隸巡撫時,他“以驅除貪吏,拯救民生為務”,“戒州縣私加火耗,上官禮節”,深得民心。于成龍的廉潔受到康熙皇帝的贊揚,他曾在紫禁城召見于成龍,肯定他對貪官的斗爭。召見后還賜飯,知其歷官廉潔,家計涼薄,還特發獎金和御馬。
康熙皇帝還特意賜詩,于成龍感激萬分。表示要竭盡全力,以報皇恩,將御制詩小心珍藏,“傳之子孫,以為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