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一生的經歷簡短概括
岑參是唐代詩人中有名的“神童”代表之一,他5歲讀書,9歲寫詩做賦,是天資聰慧的代表人物。岑參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寫過的詩有山水詩、抒懷詩、邊塞時等多種類型,其中成就最大、影響最遠的是他的邊塞詩。
岑參一生的經歷簡短概括
1.家世背景
岑參開元三年(公元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許昌附近),時父為仙州刺史。他出身于一個官僚貴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長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
2.早年經歷
岑參幼年家境孤貧,只能從兄受學,岑參天資聰慧,五歲開始讀書,九歲就能賦詩寫文。岑參的父親開元八年(720)轉晉州刺史,他隨父居晉州。父死后,仍留居晉州,直至開元十七年(729)才移居嵩陽(今河南登封縣)。不久又移居潁陽(今河南登封縣西南七十里潁陽鎮)。
3.仕宦生涯
岑參二十歲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寶三載(744),登進士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
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李白、杜甫、高適等游,深受啟迪。十三載,又充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
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滿一月,貶謫虢州長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罷官后,東歸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歲。
岑參一生共幾次出塞
在唐代“四大邊塞詩人”中,岑參在邊塞呆的時間最長。他曾兩次從軍出塞,戍邊六年,寫下了70多首邊塞詩,是邊塞詩人中的杰出代表。
岑參是湖北荊州人,出身于一個官宦家庭,父親當過刺史,但去世很早。所以岑參小時候的生活比較困苦,但他人窮志堅,刻苦好學,九歲就能賦詩撰文。30歲時考中進士,當了率府兵曹參軍。胸懷報國之志的岑參不愿過按部就班的平庸生活,渴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闖蕩。
極響應朝廷邊塞建功的號召,先后兩次出塞。第一次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當書記(處理公文的官員),第二次給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當幕府判官,前后加起來在邊關一線摸爬滾打了六年。
岑參對邊塞詩的藝術貢獻
岑參的詩歌題材范圍很寬泛,除了邊塞詩,他的山水詩、抒懷詩、贈答詩也有不少佳作,但成就最高的還是邊塞詩。
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歌創作大氣開闊、雄奇瑰麗,《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精品力作,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