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三部曲是什么
卡夫卡在小說創作中多表現出寓言式的寫作風格。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卡夫卡將人物形象符號化,在《審判》與《城堡》中直接以K來命名主人公,姓名的簡化象征著人物性格。
卡夫卡三部曲是什么
1、《城堡》
《城堡》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晚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K應聘來城堡當土地測量員,但卻無法進入城堡,最終以失敗告終。
小說以冷峻的筆調敘述了一次絕望的掙扎,揭示了異己和冷漠。小說于1926年出版,但卡夫卡在離開前并未完成。小說被認為是關于疏離、反應遲鈍與不透明、似乎是任意控制的控制系統進行業務交流的挫敗感以及對無法獲得的目標的徒勞追求的描寫。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于1997年上映。
2、《審判》
《審判》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創作的長篇小說,1925年出版。小說敘述主人公約瑟夫·K在30歲生日那天突然有麻煩,他自知沒有犯錯,找律師申訴,極力加以證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屬徒勞,沒有任何人能相信他。《審判》是卡夫卡三大長篇小說之一,其從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各界的關注。
3、《失蹤者》
《失蹤者》是卡夫卡創作的一部小說,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卡爾·羅斯曼出生于布拉格一個富有人家,為人善良。他十六歲時發生了一些事,后來被父親趕出家門,只身去美國。他在美國一次次陷入窘境,最終淪為無業游民的故事。
卡夫卡作品有描寫人的精神困境嗎
是有的。卡夫卡不局限于展現人的內在感受,他關注著整個人類的生存境況,著力表現現代人的負罪感和恐懼感。
卡夫卡認為,負罪感是人們普遍的生存境況,“我們都應該受到責備,因為我們都參與了這個行動”,人們在不自覺中構成一員,對現實熟視無睹,卡夫卡的小說表現出強烈的自省意識。
卡夫卡認為這種不可名狀的恐懼無時不在,恐懼是存在的證明,它預示著判決的必然來臨。作者在致彌勒娜的信中表示,小說《判決》中的每一個句子都與恐懼密不可分。
卡夫卡的創作高峰是怎么樣的
1912年是卡夫卡的創作高峰期,逐漸形成了卡夫卡的獨特風格。1912年8月,卡夫卡在布羅德家中結識費麗絲,不久后便開始書信往來。
同年秋,長篇《失蹤的人》的前七章問世。9月22日晚,卡夫卡通宵達旦,一口氣創作了短篇小說《判決》,隨著《判決》的誕生,卡夫卡逐漸找到了與自己相稱的表現形式。
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卡夫卡又完成了短篇小說《變形記》的寫作。12月4日,應布拉格“海德爾協會”的邀請,卡夫卡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朗讀自己的得意之作《判決》,數月后這篇小說發表在馬克斯·布羅德編輯的年鑒《阿拉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