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入門的技巧和方法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業余時間學習朗誦,多一個一技之長,對于沒有基礎的人來說,想要提高自己的朗誦水平,一定要攻克語調上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不管你做再多的練習都會變成無用功。
朗誦入門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確定文體和朗讀基調。
在朗讀一篇文章之前,首先應該根據文章內容確定基調。比如一篇形容春天美好的散文,朗讀基調可以是清新舒展的感覺,具體表現為:聲音柔和,抒情,氣息深且長。
而一篇會議上的發言稿,朗讀基調則是高亢明亮的,具體表現為:用實聲發聲,吐字有力度,氣息要穩定,聲音有穿透力。
第二、語音準確。
做到不讀錯字,不多字減字,不顛倒字詞順序。
第三、讀準輕聲兒化。
比如語氣助詞“呢/嗎/了”一般都是輕聲,還有結構助詞“的,地,得”也應該讀作輕聲。
第四、做到語意清晰。
朗讀者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合理安排停連重音。句子越長,停頓越多。句子越短,停頓越少。感情沉重時,停頓多。感情歡快時,連接較緊。
朗誦時需要注意的要點
1、好好說話
對朗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朗誦就是好好說話。
朗誦要避免"矯揉造作",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不要拿腔拿調,拖音拉調。我們要先確定正確的朗誦理念,才能打下學好朗誦的基礎。
2、堅持學習
朗誦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扎實的基本功。
任何一門藝術的學習都要經過長期訓練,學習朗誦藝術要堅持練習基本功,千萬不能急于求成。
3、選擇稿件
朗誦時要選擇符合自己年齡階段的稿件,選擇能夠充分理解的,并能夠通過朗誦表達出來的,同時還要盡量貼合自己的聲線條件和外在形象。
尤其是年紀不大的孩子在選擇稿件時,應盡量選擇基調歡快、蓬勃積極、貼近生活的,更適合孩子理解和把握。
不要一味追求難度大的作品,或者名家名篇。在往年語言能力展示活動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選錯稿件而導致舞臺發揮失利的孩子,由此可見朗誦稿件的重要性。
4、備稿工作
要做好充分的朗誦準備工作。孟子云“知人論世”,意為了解一個人,就要知道他/她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
我們在準備朗誦稿件的過程中,也應做到“知人論世”。在拿到一篇作品時,我們需要對作品進行認真地分析,以明確作品的整體基調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對于稿件的作者和創作背景了解得越全面、越透徹,對于作者的創作意圖、思想感情的理解就越深刻,對稿件的內涵把握得也就越準確。
5、節奏鮮明
朗誦要注意節奏鮮明,并根據作品的基本節奏采取相應的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誦得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誦得沉穩、稍慢些。
朗誦速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表現作品內容的需要來決定,并具有一定的變化。
6、肢體表情
著名語言學家阿伯羅比亞說過:“我們以我們的發聲器官發聲,卻以我們的整個身體交談。”說的就是肢體語言在人際交流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朗誦時,肢體語言的使用得體與否也直接關系到作品的呈現。在朗誦過程中,要注意充分運用好肢體動作、表情和眼神,這些都可以讓你的朗誦更加出彩。
7、真聽真看真感受
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朗誦一定是真聽、真看、真感受。
朗誦時的“感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生理上的感受,例如顏色、溫度、形態、聲音等等;一是心理上的感受,悲傷、歡樂、痛苦、驚訝等等。
通過文字,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到前者,也就是生理上的感受,將這種生理感受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共鳴,最終感受到作者在創作稿件時復雜的心理活動。
孩子學朗誦的最佳年齡
3-6歲是語言的黃金階段。孩子已經完全會說話,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字。這個階段的孩子思想簡單,對于新鮮的事物很樂于接受,喜歡模仿,這個階段可以去學些一下簡單的表達能力,以及繞一些有意義的口令,主要培養孩子的語速以及反映能力。
7-12歲是下一個階段,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也有了基本的知識能力,只不過思想還沒有成熟,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口才越好的孩子越聰明。
這個階段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朗誦、演講類型的口才,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站在舞臺上,培養他們的演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