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寫作業怎么教育
孩子不愿意寫作業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情,一些孩子一到寫作業時間就拖拖拉拉,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半天也寫不了一道題,孩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任務意識不強,學習困難等,家長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兒子不寫作業怎么教育
不要催促孩子。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有時不愛寫作業,此時父母沒必要勸他、逼他寫作業,適當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讓孩子明白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讓他自己體驗行為的結果。
大膽表揚孩子。比如做完作業后,讓他看一會電視,陪他玩最喜歡的游戲。在這里,家長要堅持的原則就是,進步就要毫不吝嗇地表揚,學得不好的時候批評要淡化。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完成作業。在孩子寫作業之前,我們要先分析孩子的作業量,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和數量分配時間,比如數學可能半小時完成,語文可能1小時完成。給孩子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完成作業。
經常改變學習環境。我們可以給孩子多改變一下學習環境,讓孩子感覺學習環境變了,然后很新奇,新奇過后會很開心的學習。但是至少我們也要注意學習環境很安靜,很溫馨,這樣才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氛圍和學習能力。
孩子寫作業磨蹭錯誤率高怎么辦
營造積極的外部環境。想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寫作業,家長們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不要走來走去,尤其注意不要在孩子寫作業期間頻繁地送水果、送零食等,這樣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孩子在寫作業期間,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負面信息,比如大吼大叫、瞪眼、嘆氣等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尤其敏感的孩子更容易緊張;在輕松的心理氛圍下完成作業,孩子會更容易養成主動的習慣。
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對于孩子而言,做事不拖延磨蹭最開始源于家庭規則建立。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做作業,干家務等等,這時候就需要來自父母的“他律”。比如孩子在看電視,作業拖延,那么就規定時間,時間到了后,就讓孩子去做別的事。
獎懲制度。面對孩子寫作業太磨蹭的情況,有一些家長就想出了獎懲制度。比如說每天給孩子規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時間,如果孩子寫作業總是跑神,到規定時間沒有完成,那么就懲罰孩子打掃衛生或者是減少看電視和玩耍的時間。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可能是這些因素造成的
學業壓力提高。進入高年級后,學習科目增多,各科的作業難度和質量要求也逐步提高。孩子易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產生無力感,因此易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作業,故意做得慢一點,時間來不及就可以少做一點,減輕自己的負擔。但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作業拖延。
親子關系緊張。由于身心發展的限制,孩子很多時候不能很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是用一些家長不認可的行為去表達。比如孩子不敢在明面上反抗父母時,可能通過寫作業的拖延,來表達對父母的對抗。如果家長沒有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想法,就很容易被孩子的行為激怒。
任務意識不強。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往往認為學生的一些問題等長大后就會自然解決,但上學以后,發現了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再想改已經很難了。家長給學生布置任務時,學生任務意識不強,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沒有任何動作反應。
情緒不佳。放學后學生認為終于可以玩了,在玩得高興時被家長拉回來寫作業,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對作業及學習產生厭煩。另外家長監督太多、作業難度太大或量太多等都會導致作業情緒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