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有的家長帶著孩子逛超市,出來的時候發現,孩子的手上還抓著沒有付款的東西。家長就會非常生氣,甚至會去呵斥孩子。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如果孩子小時候發生偷東西的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
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1、不要立即打罵孩子。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類似這樣的行為時,如果馬上打罵孩子,孩子不但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自尊心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甚至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在這樣的當下,家長不應該立即打罵孩子,而是應該平復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并及時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2、幫助孩子明確“偷”和“拿”的概念。在日常生活當中,當孩子出現類似的行為時,家長應該要明白,孩子是將“偷”和“拿”這兩個概念混淆了。
此時父母應該要讓孩子明白,沒有都經過他人允許便私自拿東西的行為視為“偷”,經過他人同意之后的行為才叫做“拿”。
3、留意孩子的物品。家長要經常檢查孩子的物品,如果是“來路不明”的,即使懷疑孩子說謊,也不要當場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長核查,家長不要輕易定性孩子“偷”,也不能對孩子拿別人東西視而不見。
4、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偷東西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質不好或行為不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如果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愿,變成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5、適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會做出類似的行為時,大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物質方面的需求。所以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多和孩子溝通。先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這樣家長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適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了。
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1、沒有幫孩子形成物權意識。孩子對自己的東西會有界限感,比如說我喜歡的玩具我不能讓別人碰。如果媽媽總是擅自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強迫孩子分享的話,這就會讓孩子的物權意識沒有及時的生成,這會導致孩子覺得我喜歡的東西別人想要就拿,那別人喜歡的東西我想要我也要拿。
所以他去偷拿同學的東西的時候,他內心里面并不覺得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他只是覺得我喜歡,我需要我就要拿。
2、孩子的匱乏感。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非常的嚴格,比如說孩子小的時候從來不給孩子吃零食,即使帶孩子去野炊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吃零食,但是家長卻嚴格的管著自己的孩子不給吃!
這會導致孩子內心存在著非常強的匱乏感,他心里面很想要,但是父母又不給的時候,在這種強烈的驅動之下,可能就會把手伸向他看得到的東西。
3、父母過于粗心。很多父母,自己的錢包里面有多少錢是不知道的,所以孩子在四五歲,剛剛懂得錢可以買東西又不太了解不能偷偷拿錢的時候,他看到父母錢包里面的錢就會自己拿出去買東西。
但是父母從來沒有發現也沒有責罵他,也沒有批評他,這會讓他覺得只要我想要什么我拿就行了。所以到他上學之后看到同學的東西,而他自己又需要的時候,他就會隨手去拿,他覺得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作為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我們國家當下實行的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理政基本國策;道德和法律是最基本的規則,讓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做一個有良好道德和遵守法紀的人,是關鍵的良好品德培養。
2、培養孩子的誠信觀念。“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根本!讓孩子做一個忠誠老實、信守承諾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良好品德培養。
3、培養孩子的責任擔當。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問題,現在的孩子特別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擔當意識,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負責任觀念,讓孩子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意識的人,是培養良好品德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