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規則意識差是什么原因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規則意識的人,懂規矩講道理,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讓家長頭疼不已,卻一直搞不清楚孩子孩子規則意識差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規則意識差是什么原因
1、父母自己破壞規則。要想讓孩子遵守規則,要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規則,很多父母總認為,規矩嘛,那是為孩子立的,自己不必受規則的約束。于是出現了父母一邊教孩子守規矩,一邊破壞規矩的情況。我們要求孩子這樣做,但自己不遵守卻是可以的。
等到孩子明白這一點,他們就會開始質問父母:“為什么我爸每天熬夜玩手機打游戲,我多玩一會又怎么了!”這就是很多孩子不守規矩的原因之一,父母沒有清晰的規則界定,只是單純把規則強加給孩子,孩子不遵守規則自然一點不奇怪。
2、妥協,讓規則朝令夕改。父母沒有按照訂立的規則嚴格執行,孩子很容易不把你的話當作一回事。比如,出門前對孩子說:“我們今天去超市,不買玩具哦。”但孩子到了玩具貨架面前,就開始哭鬧:“我就要買!”媽媽拗不過:“好好好,買買買!”
結果以后每次遇到玩具,都成了一場親子拉鋸戰。規則似乎等于束縛。在建立規則之初,孩子肯定是會哭、會鬧。在孩子犯規時,爸媽就應“溫和而堅定”地執行規則,不因孩子的耍賴,讓規則打折扣。如果一開始小朋友耍賴,父母就開始妥協,甚至朝令夕改,孩子總會鉆空子找機會讓你點頭。
3、嘮叨,削弱了話語的力量。有的孩子不守規矩,父母反復說了很多次都不管用。在某件事情上,往往說的越多,孩子做得就越差。而且,說太多,孩子會出現心理上的惰性:你不多說幾次,孩子就不會主動遵守規則。
所以,在提醒孩子守規矩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停下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面前,看著孩子的眼睛,溫柔而堅定對他說:“咱們之前定了規矩,玩電腦不能超過半小時。”簡短、有重點、明確的指令,讓孩子覺得你的堅決,這比嘮叨強得多。
如何讓孩子守規則
家長對孩子要加強引導。家長應該更多地跟孩子討論規則的使用,以便孩子們能夠在任何地方了解規則,并且某些規則可以確保人們生活得更好。父母經常會問他們的孩子是否不遵守規定,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后果并讓他執行規則。
規則意識的形成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需要進行長期的教育,幫助孩子在生活中逐漸形成清晰、統一、靈活和可持續的規律意識,使孩子的人格和社會性相輔相成,從而獲得幸福生活和社會感受。
適當采用自然懲罰法。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幼兒從他律到自律。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變得懂事起來。
孩子遵守規則的好處有哪些
有利于激發孩子的興趣。所謂“有規矩才成方圓”,對于孩子的教育管理也應該是如此的,如果孩子缺乏規律約束,那么,孩子就會容易叛逆,性格也比較散漫。因此,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可以激發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熱情得以激發提升。
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孩子遵守規則,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懂禮貌、講文明,孩子也知道如何去尊重他人,更懂得如何正確看待自己。因此,培養孩子遵守規則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