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的表現
孩子的厭學情緒并不是某一天突然就產生的,而是在平時的日積月累中積壓形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孩子日常的表現,在孩子出現初級厭學時,就及時關注,幫助孩子化解厭學情緒,以防積累多了,解決起來就難了。
學生厭學的表現
1、回家總說“真累、真煩、煩死了”。有些以前很喜歡上學、上學很自覺的孩子,現在上學前總是拖拖拉拉,放學后喜歡說:上學沒意思,真不想去上學;回家后總是說:真累,真煩,煩死了;嘴里一邊這樣說,但是每天都還能夠堅持按時上學,這時候,孩子可能出現了厭學的苗頭了。
2、這不是我的錯。孩子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外部原因,不客觀的看待自己學習成績,也不檢查自我和吸取教訓,如果你問他,他常常會把考試成績等問題,指向老師沒有講清楚,老師講的不好、沒看清、卷子沒印清楚,老師改的時候出現問題了等等。卻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和責任。
3、反正我也學不會。一般產生厭學情緒的孩子,會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之后,極端自卑,感覺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自己各方面不如別人,覺得自我智力發育落后,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努力可以改變的。
4、失敗合理化。有些孩子,往往會把自己在學習上的失敗和不足,歸根為各項標準不合理,比如,不應該讓我考那么多分,不應該讓我做這種題等等,讓自己的失敗變得很合理化,來安撫自己的受挫感,讓自己避免強烈的內心沖突。
5、應付作業。家庭作業是檢驗孩子課堂成功的必要過程,認真書寫家庭作業有助于鞏固和加深孩子對課本知識理解,也是培養孩子在家主動學習能力的過程。
有些孩子把寫作業當完成任務,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簡單的內容不夯實,重難點不肯動腦,家庭作業遇到難題往往拖拖拉拉,投機取巧,或者抄同學作業,或者網上找答案,應付了事。
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孩子自身因素。厭學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較差,缺少學習動機,對上學不感興趣,沒有求知欲望,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學習,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他就可能會從心底產生對上學和學習的厭惡情緒。
另外,不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學們都不喜歡他,人際關系緊張,感到在學校沒意思。
2、孩子家庭因素。有的孩子的家庭破裂,父母離異使孩子失去了家的溫暖,失去了父母的關心,覺得自己可憐,好像是命運的安排,容易胡思亂想,于是對身邊的人和事產生不滿,個別孩子甚至產生仇恨老師、學校和社會的心理,開始放縱自我,對學習置之不理。
也有些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大多和爺爺奶奶生活。這些孩子擁有完整的家庭卻得不到完整的愛。于是他們幼小的心靈顯得更加脆弱,產生消極心理,加之自我約束力差,認為學習沒有什么意思,厭學情緒隨之產生。
學生厭學應該怎么辦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孩子,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老師和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孩子施壓,還嫌不夠,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孩子,不上大學,你就會完蛋,就別來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有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學業負擔,結合孩子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