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老是感覺害怕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總是莫名的對一些事物產生害怕,比如對馬桶發出的聲音或者是人們的影子,相信孩子徹底的遠離害怕,就必須要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
10歲孩子老是感覺害怕是什么原因
1、分不清想象與現實。小孩子的想象力總是非常豐富的,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也比較多,大多數孩子平時都會經常看電視或者玩手機。但是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現實的,什么才是他想象出來的,什么才是虛幻的。由于孩子總是分不清現實與想象,認知能力不夠,才會經常感到害怕,這是因為他們害怕他們想象中的東西。
2、家長總是嚇唬孩子。為了讓孩子乖乖地聽話不那么調皮,大多數家長都會通過嚇唬孩子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但被家長嚇唬出來的孩子往往變得比較膽小,因為孩子容易把家長說的話當真,他并不知道家長只是在嚇唬他而已。孩子之所以感到害怕,也因為家長總是嚇唬孩子,孩子總把家長的話當真。
3、不良體驗所帶來的陰影。孩子之所以感到害怕,也與他之前的不良體驗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孩子經歷過不良的體驗,讓他對這件事情產生了恐懼感,才會因此而感到害怕。
10歲孩子老是感覺害怕家長應該怎樣去教育
1、改變圈養的方式。父母要想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不要總是把孩子“圈養”在家里。因為如果總是被圈養在家里,勢必是與社會的一種脫節。
多帶孩子外出接觸不同的人群和環境,他們就會獲得不同的體驗。而且社交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和別人玩得多了,性格也會變得陽光自信起來。
2、做好有效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的陪伴,這種親子的陪伴遠遠高于物質陪伴。在陪伴中孩子會更信任父母,而且也能在父母這里學會與人交往游戲的一些本領。
比如要遵守游戲規則,與人交流時要懂得傾聽,不要著急打斷別人。家庭中的陪伴,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也是改變性格的關鍵。
3、鼓勵、親子參與減少孩子的恐懼。孩子到了外面很膽小和懦弱,家長不要著急去威脅或者指責孩子。要學會鼓勵和積極引導。自己先去做,來帶動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孩子,其實他們認為的那些恐懼并沒有什么用。
“你可以試試看”“你可以從微笑開始,你能做到的”。讓孩子慢慢地適應,給孩子做出改變的機會,慢慢地孩子就會戰勝恐懼,邁出那道門檻了。
4、提前告知有個心理過程。如果決定要帶孩子去外面,做什么,一定要提前告知孩子。讓他們有個心理過渡的過程,知道自己去做什么?這樣他們就能很好地有個心理準備,去適應即將發生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幫助。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孩子膽小
1、過分寵溺。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寶貝,不愿意讓他受任何傷害。家長的過分寵溺,也造就了孩子的不夠獨立。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受傷,巴不得每時每刻圍著孩子。孩子想要和朋友出去玩,家長說外面太危險了。孩子在院子里跑跑跳跳,家長都嚇得夠嗆,生怕他摔跤。
孩子干任何事,家長都有一堆顧慮。家長“小心翼翼”態度,會讓孩子覺得,所有事情都是危險的。他們的恐懼感,也因此而來。
2、經常責怪孩子。有過分寵溺的家長,也有過分嚴格的家長。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耐心太少了,總想著他早點懂事,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免不了責怪。孩子不小心犯了錯,也不問清楚情況,就是一頓臭罵,甚至有些父母還會動粗。
久而久之,孩子懂事了。不犯事了,也不敢嘗試新鮮事物了。因為他們太害怕父母的責怪了,所以才會做事畏畏縮縮。充滿恐懼。
3、經常哄騙孩子。在孩子眼里,父母說的話都是對的。但很多父母卻辜負了小孩的信任,時常為了哄他們聽話,而說一些謊話。比如說,“晚上不可以出去,不然會被妖怪吃掉。”“不可以和陌生人講話,不然他們會把你帶走,然后把你賣了!”
這些謊言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可也容易給小孩帶來陰影。他們會潛意識里懼怕新鮮事物,產生逃避心理。而且小孩都是認死理的,一旦信了你說的慌,很難再改正過來。
4、父母打壓式教育。打壓式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經常打壓孩子。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就會備受打擊。長時間打壓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尤其是接觸新事物,他們第一反應是退縮,覺得自己做不好。這也就造成了膽小的性格。但孩子畢竟年齡小,只要加以引導,就很容易改變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