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離家出走是什么心態
現在得孩子個性都比較獨立,很多孩子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留下家長空著急。孩子離家出走,家長不要跟孩子置氣,要先找到孩子,確保孩子的安全,然后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感受,教會孩子理性思考問題。
小孩離家出走是什么心態
1.學習壓力過大,以此方式來逃避各方面的壓力
有一份調查,被調查的中學生中,有35%的學生說道,做學生真的很累,有34%的同學生說,功課太多忍不住想哭出來,因此面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很多父母并不理解,無時不刻不在對他們施加壓力。
2.逃避懲罰,來自于家庭,來自于學校
有些孩子做錯了事,害怕被父母懲罰,害怕被老師懲罰,害怕被同學嘲笑,于是,他們只要選擇出走的方式來逃避這種。特別是那些父母經常性以懲罰方式來對待孩子的家長出現出走的現象更多。
3.被外界環境所誘惑,誘惑太多
現在孩子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接收到外界的各種信息,網絡,同學之間等等,或者交了一社會上的朋友,通過他們獲得外更多的信息,由于年齡太小,分辨能力太差,經受不住誘惑,可能產生對讀書不感興趣。
4.人格異常與逆反心理
格異常的學生會對周圍的人抱有敵意和戒備心理,與學校或家庭的成員鬧矛盾而突然出走。
孩子離家出走的心理原因
1.學生感到學習負擔過重,厭學情緒就會產生,某種逆反心理也會形成而有些學生便以逃學或出走的形式表現出來。
2.角色觀念變異與拜金心理。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會對讀書不感興趣,而熱衷于讀書以外的東西,比如早戀或迷戀于網吧。此外拜金傾向嚴重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經常表現出漫不經心。
3.盲目從眾心理。當媒體透露因片面追求升學率造成一些學生壓力太大而離家出走的消息后,有的學生就加以仿效,他們以為是解脫的好方法。
4.獨立意識的外在表現。自己的事要由自己來做主,因此常與家長鬧獨立性,孩子離家出走就是這種獨立意識的外在表現。
5.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種反抗。說明對家庭或者是父母充滿了不滿和委屈,不想要繼續留在沒有愛和理解的家庭。
孩子離家出走了作為家長怎么辦
1.找回孩子予以關心
家長需要聯合親朋好友的力量去孩子常去的學校、公園等地方尋找,并且也可以向警方求助,借助專業力量找到孩子。在找到孩子后,家長不必急著教育,而應該要對孩子表達關心,撫慰孩子擔驚受怕的心靈。
2.立即與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離家出走,家長應該盡快與孩子聯系,最好在第一時間內。與孩子溝通時,要盡量冷靜,避免情緒激動,聽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3.引導孩子理性處理問題
很多孩子喜歡用發脾氣、離家出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想要逼迫父母妥協。家長需要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靠離家出走的方式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應該要學會保持理性,運用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4.耐心聆聽孩子的感受
你可以用溝通的方式,跟孩子聊一聊他離家出走的事情。希望孩子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跟你好好溝通,你會跟孩子共同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