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了別人東西怎么處理
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家長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孩子就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如偷東西、撒謊等,有些家長不問緣由,對孩子一頓拳打腳踢,試圖改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但這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有些家長則尋找原因,循循善誘,對孩子的一生產生積極引導作用。
小孩偷了別人東西怎么處理
1.耐心詢問孩子原因
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是有動機的,跟孩子單獨聊一聊,為什么要拿別人的東西。除此之外,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孩子的三觀和行為,無不受到父母和周圍人的影響。哪怕不是惡意的,也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否則孩子會有樣學樣。
2.建立規則和物權概念
跟孩子講道理不如從小在家里貫徹一種規則,比如這是爸爸的,那是媽媽的,未經許可不能隨便動。當然孩子的東西家長也不能隨意處理。當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等物品時,要明確告訴孩子那是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也不能隨便拿。必須征得小朋友的同意后才可以玩,而且玩后要立即還給人家,并要謝謝小朋友。
3.正確處理孩子的偷拿行為
對已經多次發生偷拿行為的孩子,家長也一定不要著急上火,去打罵孩子,甚至就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自尊心是孩子成人的前提,孩子一旦認為自己沒皮沒臉就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相反,家長要盡量在維護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孩子放回所偷東西的機會。
4.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稍大點的孩子,家長應該定期主動給他一些零錢自己支配,教他理財,不要讓偷成為孩子獲得他想要東西的唯一手段,另外有時孩子之所以偷錢是因為他們實在難以抵抗隨意放置的錢物的誘惑,因此為了防治孩子偷拿,家長將錢放在孩子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是有必要的。
5.引導孩子形成正確金錢觀
偷東西或者偷錢,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獲取財物的簡單方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明白賺取錢財的艱辛過程,讓他摒棄掉不勞而獲的思想,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孩偷東西撒謊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1.冷靜下來:在處理這種情況時,我們需要冷靜下來,避免情緒化的言行。
2.談論道德價值觀: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論道德價值觀,例如誠實、公正和尊重他人財產的重要性。這有助于他們理解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3.清晰的家規:建立清晰的家規和價值觀,教導孩子認識到偷竊和撒謊的嚴重性。讓孩子明白這些行為對他人的傷害和信任的破壞,并設定明確的后果。
4.提供教育和引導:教育孩子關于正直誠實、尊重他人和負責任的重要性。鼓勵他們以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并展示正面的行為榜樣。
5.獎懲措施:在教育孩子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獎勵表現良好的行為,同時對不當行為施加適當的懲罰,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到錯誤行為的后果。
孩子偷東西為哪般?探究背后的心理動機
1.對孩子過度溺愛的家庭
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難建立起正確的是非標準觀念。因為,他/她們已經習慣了只要自己開口就能得到滿足或只要自己想得到什么就會直接去拿的模式。一來二去,孩子便養成了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2.過于嚴格專制、忽視孩子的需求
家長僅根據自己所認可的來提供孩子的需求,忽視孩子自身發出的要求,或者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而且又不給予做任何解釋,這樣一來,從父母這里到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就會另尋途徑——偷拿別人的東西。
3.缺乏關注
如果孩子偷拿了東西,而又不是真正他/她需要的東西,那他/她們極有可能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大人們:自己需要關注!,事業型的家長、單親結構的家庭、變化不穩的家庭關系、放任自由的教養方式,這都極易使孩子的心理發生變化,促使孩子通過偷竊來重新吸引家長對自己的關注,來找回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4.自我意識發展
一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滿足于想法和行動受到父母的控制。他們認為偷東西這種不良行為,正是反抗父母權威的一種方式。還有一些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認為策劃并完成偷竊這種“挑戰”性質的行為,能夠獲得自我獨立感。
5.受他人影響
孩子們觀察到其他人的偷竊行為,于是好奇并模仿。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來說,可能會迫于有偷竊行為的同伴群體給予的壓力(同伴壓力)。為了能夠融入群體,他們不得不聽從同伴的指令,從商店里直接拿東西或是從更衣室無人看管的衣服口袋里偷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