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跟兒子不和諧怎么處理好關系
家庭就是孩子學習處理沖突、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實習場,父母就是孩子的教練。孩子能夠從家庭中學到很多,重要的是有明確的界限,各自為自己的關系負責。
爸爸跟兒子不和諧怎么處理好關系
父子關系不和諧,自是不是無來由地。既然認識自己不想再繼續維持這樣的關系,就要去敢于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千萬別拉攏妻子一起針對兒子。夫妻都針對兒子,那你們就徹底失去了他,得有一人知道兒子的動向。
盡量少干涉兒子活動,減少父子接觸。你的經驗和教訓說給他容易,但他只能在磕磕碰碰中長大。
有句話說得好,"改變不了別人,就只能改變自己。"做父親的也是一個凡人,肯定也會犯錯,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長輩,他們大多都習慣了保持管教兒女的作風,自是要父親拉下臉來,和自己的兒女說對不起,難度系數還是比較大的。要緩和父子關系,自然是嘗試站在父親的立場去看問題,用寬容理解來解開自己的心結。
再說,天下都沒有過不去的坎,自己又何必為難自己,不愿主動低下身子,和父親握手言和呢?與其把父親懷恨在心,不如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和年輕人的叛逆忤逆,和父親來一次促膝長談,打開心窗和自己的父親作良好的溝通交流互動,想必,沒有哪個父親會如此狠心,不顧孩子的感受,還要繼續為難孩子,為難自己。
大家敞開心菲溝通,做父親的也會發自內心的說出自己的真心想法。每位父親出發點肯定是為兒女好,但是方式未必是對的,你大可以借機和他提出自己對他的不滿之處,如果做兒女的態度溫和良好,做父親的肯定也會愿意接受你的提議。
孩子跟父親的關系像仇人,父子關系為什么更容易出問題
在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時期,父子關系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讀到這里你可能要問,如果是只是因為叛逆,那么為什么和媽媽的關系會始終那么親密呢?和母子關系相比,父子關系更像是一種社會關系。
首先,反抗父親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
其實對爸爸的反抗,更像是殺死內心的男孩,是男性成長必經的階段。但這種"對抗"處理得好,會以做得更好獲得父親肯定的形式展現出來。即心理上的反抗。然而,如果作為爸爸并沒有意識到孩子成長的意愿,反而想要通過權威來維持對孩子的支配時,這種矛盾就會很激烈的展現出來。
其次,男性對情感的表達方式決定著誤解會經常發生。
有位朋友對我說:不知為什么,爸爸就是不會好好說話。如果他覺得你做的很好,只會撇著嘴說:這還差不多。如果你給他買了禮物,最高的獎賞就是放進自己的柜子里,在他那里完全感覺不到尊重。
其實無論在哪種文化中,男性都不怎么善于直接表達自己感受和情緒。這就直接造成了父親和兒子的交流不暢。我見過最極端的案例,因為一次小矛盾,父子倆可能兩年都么沒有過對話。最后,父親角色細節缺失。
關于父子關系沖突的問題,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現在育兒現實的原因。我們常常說,育兒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建立情感連接,一方面是對成長進行幫助。因為生活壓力等原因,爸爸在育兒中的參與度沒有媽媽高。在教育孩子時,缺乏更多一起玩耍生活的細節,因此連接度很低,效果也更差。
孩子和爸爸關系很僵,經常發生沖突,我該怎么辦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經常會有父母因為教育理念的不一致發生沖突,也有的是父親和孩子之間沖突頻繁,甚至大打出手。母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勸誰誰不聽,兩個人就這樣僵著,不像一家人,心里又特別難受。
處理這樣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不主動參與父子(父女)之間的沖突。誰來求助,我們幫助支持誰,不求助不幫助。
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
在講如何處理關系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澄清一個概念,就是青春期家庭的沖突不是一件壞事兒,反而是一件好事兒。我們說一個家庭是有生命周期的,從戀愛結婚、生孩子,到孩子長大,在家庭的生命周期中,青春期階段的家庭,正處于沖突比較多的一段時期。
青春期之前,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智力都比較弱,對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和父母的沖突比較少。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身體迅速發育,心智成長得也很快。最主要的是大腦中的理性腦開始發育,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增強,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段分離的時期,就像孩子懷胎十月從母體分離一樣,這是孩子心理上和父母的分離期,這樣的分離必然會有撕裂、沖突和陣痛。沒有這樣的分離,孩子就不會長大,就沒有能力離開父母,未來就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沖突并不是壞事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新生,這樣的沖突撕裂過程也是孩子學習在成人以后處理沖突、建立關系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