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慮對孩子的影響
焦慮是一種壞情緒,父母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傷害最大的事孩子,失去對孩子的信任,總是覺得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因此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多地干涉和指導,讓孩子失去獨立猜想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父母焦慮對孩子的影響
1、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緒波動。
父母處于焦慮之中,這對他們的孩子有影響。特別是,父母告訴他們的孩子,他們愿意為自己犧牲一切,這會讓他們的孩子感到壓力。如果他們做得不好,他們會為他們的父母感到遺憾。
他們不能全神貫注地學習,他們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他們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
2、影響孩子的獨立思考
關于孩子的未來,其實很多家長內心都是焦慮無措的,因為現在社會的整體環境就是這樣,想要成功的在社會中立足,孩子需要掌握很多的技能,要不然就會被他人比下去,然后很難找到出路。所以家長會在焦慮的影響下,替孩子規劃好很多事情,小到穿什么顏色及樣式的衣服,大到要學哪些特長,考什么大學以及專業等等。
好像每一步家長都已經提前安排妥當,孩子就像棋子一樣被隨意擺放,確切的說聽話照做就夠了。因為父母會覺得,自己所有的考慮和安排,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在早做打算,因此不允許孩子忤逆。正是這種強勢的安排,孩子逐漸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機會,生活中所有的細節問題已經有人替他規劃。
3、遭到孩子厭煩
處在焦慮情緒下的父母,他們在言談和舉止方面有些無法自控,經常會出現催促孩子的行為。本來家長是完全可以安排小孩做事的,但若是用催促及命令的方式,而且語氣還特別焦躁,那么孩子內心肯定是特別抵觸的,當然也就不會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結果肯定不會是照做。
之后還可能會因為家長這些強硬的做法,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此刻教育就很難在順利進行下去。因為親子的距離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孩子對于家長更多的只是厭煩,所以說引導孩子要理智,哪怕是“命令”孩子做事也要講究策略。千萬不要成為孩子討厭的那個父母,因為被討厭之后,家長會覺得心里更加焦慮抑郁,在教育層面對孩子的傷害也就越大。
家長該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1、把“你不能”變成“你可以”
“你不能用剪刀”→“你可以去使用剪刀,但是需要在媽媽的幫助下!這樣媽媽才放心。”
“你不能亂放玩具”→“你可以把剛才自己玩的玩具收拾一下,這樣它下次就可以繼續陪你玩了。”
“你不能吃涼的”→“你可以吃涼的,前提是天氣要好!要不然爸爸媽媽也會很傷心的。”
在孩子企圖去做有危險的事情時,不要及時去制止,因為往往孩子都會對著干,在制止的同時,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讓他去做這件事情,給孩子一個簡單的解釋。把“你不能”變成“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造成的不良后果。
2、對孩子有信心
對孩子有信心,讓孩子接收到“你可以”、“你能行”、“我相信你”……這種的訊息,給孩子鼓勵,一定會達到你所期待的模樣和要求。
3、不要過度強調某件事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往往不用擔心的事情,由于過度擔心,造成孩子某種隱藏的性格露出端倪,影響孩子的發展,家長們不應該過度強調一件事情,會給孩子留下潛在的意識,讓孩子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影響孩子正常的發展。
4、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經常說“有什么樣的期望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真的是這樣的,但前提是:期望一定要合理,期望過高會打擊自信心,期望過低會喪失挑戰性,綜合孩子自身的情況給予合理的期望!
與其擔心孩子不會刷碗,不如先讓孩子看如何去刷碗;
與其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不如先去好好輔導孩子今天的作業;
與其讓孩子考個還大學,不如趁著現在把基礎打好;
父母的過度焦慮,是從哪里來的
1.控制欲
現代社會中的很多父母,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為了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金錢,這種付出也很容易滋生出對孩子一切的控制欲。
他們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的成長軌跡盡可能地完美,但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意愿和特點,一旦孩子的行為和選擇與自己的期待有所不同,就會陷入到無法控制的焦慮之中。
2.擔心孩子的失敗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非常巨大,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中,孩子都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競爭,而父母往往會對孩子的未來充滿各種各樣的擔憂,擔心孩子會因為一點點的失誤而走上一條不好的路。
他們害怕孩子的失敗,害怕孩子承受不住挫折的打擊,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采取各種方式,試圖為孩子排除一切可能的困難和挑戰,殊不知,這種過度的保護和呵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面對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3.過度自責
很多時候,父母的過度焦慮和過度保護,其實源自于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可能曾經有過一些無法克服的困難和挫折,因此深深地明白失敗和挫折所帶來的痛苦和傷害。
為了讓孩子不再經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痛苦,他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和呵護孩子,但卻忽略了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挫折和失敗同樣重要,同樣有意義,過度的自責,也成為了父母過度焦慮的一種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