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和家長溝通的原因與對策
孩子進入叛逆期,性格變得越來越古怪,他們不愿與父母溝通,更不想收到父母的干涉,這是孩子追求獨立的典型表現,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對孩子進行平等交流,多鼓勵和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空間。
孩子不和家長溝通的原因與對策
第一,很多家長長期對孩子的事情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們認為在家長的心中自己的事是不重要的,所以慢慢的開始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即使想跟家長交流也得不到回應,甚至還可能被家長當做是胡鬧,浪費時間,于是孩子干脆放棄了和家長之間的溝通。
第二,孩子每次試圖與家長交流時,都會被家長的一堆大道理所淹沒,并且強迫孩子去認同家長口中的大道理,導致孩子們不愿意跟家長溝通,因為這根本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交流的樂趣,得到的只有被強迫的反感。
第三,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不允許孩子犯錯,不懂孩子的心理行為,沒有相關知識,以責罵、呵斥甚至體罰來代替一切,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在父母面前再也不肯開口說話。
對于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是建立有效溝通的前提。不要用大人的眼光要求孩子與你溝通,而是關注孩子,傾聽孩子的聲音和心聲,并引導孩子慢慢地向你傳遞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有時候孩子會抵觸溝通,可能是由于他們正在經歷一些情感困境或心理變化,例如青春期或學業壓力等,這時候家長需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嘗試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緩解孩子的情緒。
創造良好的溝通平臺:創造一個良好的對話環境和溝通平臺,可以讓孩子更愿意與你進行交流。諸如物理、情感和時間等方面的需要都需要家長提供充分滿足。
親子溝通變少,孩子容易產生這些心理問題
孩子變得多疑、內向。父母無法與孩子進行正常溝通,孩子自然也無法得到父母正常的關心和愛護,造成孩子內心缺少家庭的溫暖。孩子沒有父母的堅強后盾支持,內心就會產生失落感、自卑感,情緒不穩定,變得內向、多疑。
交際關系弱。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孩子在溝通中的狀態,如果父母愿意與孩子多溝通,孩子自然表現自信、優異;反之,小樹苗得不到陽光雨露,他們怎么可能傳遞出正向的交際呢?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父母要放下家長的姿態,拿孩子當朋友。很多家長聽到孩子提要求就火冒三丈,看到孩子沒在學習就一頓訓斥。孩子正在叛逆期,你越命令他、呵斥他,他越跟你對著干。如果你拿孩子當朋友,你想想你看到朋友跟你提要求不學習你會怎么說怎么做?態度肯定不一樣的。
態度要柔和。盡量順著孩子的思路走,說話要柔和,不是太過分的事就同意他去做,并支持他、鼓勵他。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是“順毛驢兒”,需要家長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關懷和滿足。如果你覺得他哪里做的不夠好,你可以給他建議,而不是直接命令或強制他不要去做某事。
懂得尊重他們。在沒有征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前萬不要私自翻看他們的日記或者個人隱私的東西,被他們發現,會馬上發脾氣,覺得及其不被尊重,自尊心受傷害,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他們,這樣會覺得非常沒有面子,影響自己對外的形象。
不干涉、不勉強、多鼓勵、多肯定。要與他們多溝通很重要,和他們交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對于他們的事給出建議而不是替他們做決定。多關心他們,但不要每天對他們嘮嘮叨叨的,這會使他們覺得很煩。他們自己的事情不要插手去管,只要不違背原則,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好了。
學會贊美和鼓勵他們。只要在他們進步與成功的時候,贊美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及時出現在他們的身后,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一直有人站在他們的背后,而又不過多的去干涉他們,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