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寫作背景
曹操一生留存下來的詩有20多篇,其中著名的有《觀滄海》《短歌行》等。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充分體現了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曹操詩歌風格多是意境宏大,慷慨悲壯的,在詩歌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政治理想。
曹操短歌行寫作背景
曹操短歌行的寫作背景:
1、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2、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愿望,蓋與《求賢令》作于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
3、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于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于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4、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
5、王青的作于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曹操短歌行是什么體裁的詩
短歌行是四言詩體裁。
四言詩是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四言”指四字組成的詩句,屬于古體詩范疇。
四言詩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寫成的詩歌。在上古歌謠及《周易》韻語中,已有所見,到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雖雜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體。
曹操的詩歌是什么詩體
曹操的詩歌,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為主的,一類是游仙詩。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
包括《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度關山》、《對酒》、《董逃歌詞》、《蒿里行》、《苦寒行》、《氣出唱》、《謠俗詞》、《精列》、《塘上行》、《卻東西門行》、《秋胡行·其一》、《秋胡行·其二》、《步出夏門行·冬十月》、《述志令》、《陌上桑》、《步出夏門行·土不同》、《步出夏門行·艷》、《薤露行》、《善哉行·其一》、《善哉行·其二》、《善哉行·其三》、《有南篇》、《滄海賦》、《求賢令》、《終令》。
與時事有某種關聯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以表述理想為主的詩歌有《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前兩篇寫政治理想。
《短歌行》的主題是求賢,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詩句,抒發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以冀成其大業心情。
此外,曹操還有不少其他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