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答元珍歐陽修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在文章、詞作、詩作、經學、史學、農學、譜學等方面皆有成就,他被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對后世影響頗深。
戲答元珍歐陽修
《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戲答元珍》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作者遭貶謫后所作,表現出謫居山鄉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寬慰之意。歐陽修對政治上遭受的打擊心潮難平,故在詩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懷,但他并未因此而喪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現了被貶的抗爭精神,對前途仍充滿信心。
歐陽修擅長什么
1、文章
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他的議論文有些直接關系到當時的政治斗爭,揭露、批評高若訥在政治上見風使舵的卑劣行為,是非分明,義正辭嚴,充滿著政治激情。
歐陽修的散文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論文慷慨陳詞,感情激越;史論文則低回往復,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樂由衷,情文并至。歐陽修的創作使散文的體裁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完備。
2、詞作
歐陽修主要是走五代詞人的老路,但新變的成分要多些。盡管他作詞是以余力而作,固守著詞傳統的創作觀念,但作為開創風氣的一代文宗,他對詞作也有所革新。
歐陽修詞朝通俗化方向開拓的另一表現是,他借鑒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聯章”等表現手法。
3、詩作
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進行了革新。歐詩中有一些以社會現實為題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種糧的農民只能以酒糟充饑的不合理現實,《邊戶》描寫了宋遼邊境地區人民的不幸遭遇。
但歐詩更重要的內容則是表現個人的生活經歷或抒發個人的情懷,以及對歷史題材的吟詠等。由于他的這類詩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與西昆體的同類詩作有本質的區別。
4、經學
歐陽修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并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5、史學
歐陽修史學成就較高,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歐陽修書法亦著稱于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游,中實剛勁”。
6、農學
歐陽修曾遍訪民間,將洛陽牡丹的栽培歷史、種植技術、品種、花期以及賞花習俗等作了詳盡的考察和總結,撰寫了《洛陽牡丹記》一書,包括《花品序》、《花釋名》、《風俗記》三篇。書中列舉牡丹品種24種,是歷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
7、譜學
歐陽修開創了民間家譜學之先河,著有《歐陽氏譜圖序》,該文中詳細說明了歐陽修先世的遷移圖,即其先大禹到越國王族的脈絡,也描寫了八王之亂后,歐陽氏再度南遷江南,在南方各地族衍發展的歷程。
歐陽修的父親是誰
歐陽觀。
歐陽觀(952年-1010年),吉州永豐(今屬江西吉安)人,歐陽曄之兄,歐陽修之父,歷任泗州、綿州推官。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49歲考中進士,開始步入仕途。先后任道州(今湖南道縣)判官,泗州(今安徽泗縣),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推官,最后做過泰州(今江蘇泰州市)判官。
其子歐陽修更是名垂青史的先賢。
歐陽修任參知政事(副相)之時,追封其為崇國公,夫人鄭氏(歐陽修母,981年-1052年)追封魏國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