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晉文公退避三舍事件出自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這次的事件源自于春秋時期晉文公和楚成王的一場承諾。后來退避三舍演變成了一個成語,意思是一方主動退讓,避免激烈的戰(zhàn)爭。
晉文公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這個成語出自先秦時期的編年體史書《左傳》:“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據(jù)《左傳》記載,春秋時期(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
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成語“退避三舍”,即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成語告訴人們,退并不一定代表軟弱可欺,相反應(yīng)該謹(jǐn)慎,以防有詐。現(xiàn)在常用來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晉文公退避三舍事件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春秋的時期的禮崩樂壞。
周立國以來,一直是以禮來治天下。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不論大事小情,都有一套繁瑣的禮來規(guī)范,周人的日常生活處處離不開禮,簡直是“無禮寸步難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周天子的權(quán)威日漸衰微,人們對禮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視,執(zhí)行得那么嚴(yán)格了,所以孔子老人家哀嘆禮崩樂壞。
禮的衰敗是個逐漸的過程。在春秋早期,禮的殘留還比較多。拿打仗來說,原來有一整套禮,什么不鼓不成列、什么不重傷,不禽二毛等,就是宋襄公被后人嘲笑的那一套,確實是當(dāng)時打仗要遵守的禮。
那時的打仗,叫做“觀兵”,聽著有點檢閱的意思,實際確實也差不多,大家點到為止。交戰(zhàn)雙方誰也不使詐,擺好陣勢,堂堂正正的對壘,一天結(jié)束。
可是城濮之戰(zhàn)卻是個分水嶺。晉國軍隊在整個戰(zhàn)役中計謀百出,先后使出了圍魏救趙、嫁禍于人、誘敵深入、戰(zhàn)馬蒙虎皮、詐敗等計策,終于把一根筋的楚軍殺得大敗。
也是從那以后,打仗才開始講謀略,才陸續(xù)出現(xiàn)了孫子兵法等兵書,而在這之前,打仗用計使詐都是為人所不齒的小人行為,晉文公作為始作俑者,確實給周王朝確定的禮樂制度以最后一擊,所以孔老夫子恨恨地評論說;“晉文公詭而不正”。
晉文公的個人資料介紹
晉文公(約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國君,晉獻公之子,母為狐姬。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于公元前637年到前628年在位。其文治武功卓著,開創(chuàng)了晉國的百年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