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寫春雨的詩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字退之,他是唐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有很多作品傳世,其中詩文700多篇,散文將近400篇。他的主要代表有《師說》、《進學解》、《論佛骨表》等作品。
韓愈寫春雨的詩句
春雨如絲如縷,沒有夏雨之狂暴,沒有秋雨之連綿,淡淡如一幅水墨畫,入詩具有唯美的意象,是歷代詩人的筆下之物。古往今來寫春雨的詩不乏名篇佳作,不勝枚舉,其中較為有代表性的,就是韓愈的一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韓愈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作于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韓愈剛剛上任吏部侍郎。
韓愈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欣悅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韓愈感慨懷才不遇的文章是什么
描寫懷才不遇的作品是《馬說》。
《馬說》寫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未果。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
《馬說》是韓愈借物寓意的雜文,以千里馬自喻,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韓愈倡導從師而學的理念是什么
韓愈從師而學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他的作品《師說》之中,《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師說》不僅批判了當時社會上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陋習,提出了三點嶄“師道”思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老師,是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提出不僅孩子要從師學習,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也要從師學習。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提出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表明了韓愈倡導老師要不分貧賤富貴,要注重真才實學。同時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某一方面比我好,那么在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