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孔融的北海在哪里
孔融年少有才,出名較早,同時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孔融能詩善文,為“建安七子”之一,他歷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國相等職。
北海孔融的北海在哪里
北海指現在的濰坊,區域比濰坊要大一些。
三國時期孔融為北海太守,人稱呼孔北海,北海郡治所在劇縣,包括營陵縣,安丘縣,平壽縣,柳泉縣,益縣,壽光縣,平望縣,饒國縣,都昌縣,密鄉縣,平城縣,斟縣,淳于縣,膠陽縣。相對于現在的區域主要為山東濰坊地區,差不多現在一個市到兩個市的規模大小。
歷史上太史慈為何北海救孔融呢
歷史上太史慈北海救孔融,其實和演義中描述的差不多,都是奉母親之命來的,為了報效孔融對母親的照顧之恩。
孔融這個人,如果放到太平盛世,應該是個不錯的官。歷史上,太史慈本來是一名小吏,因為得罪了州府的人,跑到遼東去避難,家里只有老母親,而孔融對太史慈的母親關照有加。《三國志·吳書·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嘗相見,至汝行后,贍恤殷勤,過于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
就這樣,太史慈為了報答孔融的恩情,孤身一人前往北海,去救孔融。
太史慈武藝高強,又有一手好箭術,想要孔融給他兵馬,他出城和黃巾軍決戰。但是孔融不擅長打仗,也不相信太史慈,只是單純地固守待援。
但是時間長了,援兵遲遲不到,估計是黃巾軍圍得鐵桶一般,外界根本得不到消息。孔融也慌了,決定找平原相劉備求救,但是城中的人沖不出去,太史慈見了,又主動請纓突圍。
融曰:“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言不可,卿意雖壯,無乃實難乎?”慈對曰:“昔府君傾意于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來必有益也。今眾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豈府君愛顧之義,老母遣慈之意耶?事已急矣,愿府君無疑。”
所有人都認為突圍很難,但是太史慈表示,我來就是幫你解決問題的,再困難我也要沖出去,不然怎么能報答您對我們的恩情呢?
太史慈的突圍過程也很有趣。并不是像演義里那樣,很蠻橫地沖出去的。
太史慈派兩個人拿著箭靶,和他一起出城,然后他在城邊往靶子上射箭,射完箭就回城了,黃巾軍還以為他是在聯系箭法呢,都在吃瓜旁觀。結果第三天太史慈趁著黃巾軍松懈,突然打馬沖了出去,黃巾軍反應過來想要追擊,結果被太史慈射死好幾個,無人敢追。論箭法,太史慈應該是三國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后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劉備感嘆,原來我已經這么有名了啊,連堂堂的孔融都知道我!開開心心地帶兵來救,劉皇叔對付黃巾軍自然是小菜一碟,幾下就搞定了。
就這樣,太史慈解了北海之圍,報答了孔融的恩情,這也是他揚名立萬的開始。
事畢,還啟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報孔北海也。”
觀太史慈的行事風格,很有一代大俠的風范。太史慈的表字是“子義”,真的是很恰當,是個義薄云天的人物。孔融對他的母親只是照顧之恩,但他基本相當于以命報答,可謂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了,義哉!壯哉!
孔融到李元禮家做客的故事
東漢末期,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年紀不大,已享有盛名。
他10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
小孔融很想見見這位大學者。一天,他來到李元禮的官府門前,請求拜訪。守門人見只是一個孩子,就打算隨便把孔融打發走。孔融靈機一動,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先生的親戚,他一定會見我的。”
守門人通報后,李元禮感到有些奇怪,因為自己并沒有這樣一位親戚,不過還是決定見見孔融。
李太守見到孔融后,就好奇地問:“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禮節的問題,所以他們是師生關系,所以說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李元禮的家里當時有很多賓客在座,大家對年僅10歲的孔融竟能這樣博學和隨機應變感到驚奇。
正在這時一個叫陳寔的人來拜訪李元禮。陳寔也是一名有些名氣的學者。
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后,誰知陳寔卻不以為然,當著孔融的面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是小時候雖然很聰明,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言下之意,陳寔是一個庸才。
陳寔被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后人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