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舞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扁擔舞又叫“打扁擔”,過去主要在馬山的白山鎮、古寨瑤族鄉,都安的澄江鎮、地蘇鎮等;而現在,扁擔舞慢慢的在廣西各地普及、在舞臺上也是出現了不少關于扁擔舞創作的作品。
扁擔舞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扁擔舞是壯族的傳統舞蹈。它起源于壯族的勞動生活,最初是通過用一塊木板蓋在春米槽上,然后用扁擔敲打的方式進行表演。這種舞蹈形式后來發展成為用扁擔敲打長條凳子的方式,以此模擬插秧、收割、打谷等農事活動。
扁擔舞的內容豐富,通過不同的節奏和上下交織的打擊手法,展現了勞動過程中的快樂情緒。此外,扁擔舞還有其他稱呼,如“打虜列”、“谷榔”或“打榔”,都是壯語的譯音。
這種舞蹈在桂中、桂西地區尤為流行,特別是馬山和都安的扁擔舞最具代表性。
扁擔舞的表演形式
扁擔舞表演時人數不限,但必為雙數,二、四、六人均可,舞者持扁擔面相對站于板凳兩旁,按規定的點子擊打舞蹈。時而豎握扁擔互相對擊,時而又橫握扁擔,以兩端敲擊凳面。
有時于板凳兩側的二人作一組互相對擊,有時又可轉身與旁邊一人為伍對擊,中間還可穿插以四人為一組的斜向交叉擊打。
擊打點子非常豐富,計有“插秧”、“車水”、“收割”、“打谷”、“點春水”、“碰碰歡”、“虜列表”、“虜列谷”、“虜列分水”、“虜列分阜”等,復雜多變,節奏明快緊湊,動作剛勁有力。
扁擔舞的特點
打扁擔的絕大部分是婦女,人數以四、六、八、十人不定,都是雙數。打扁擔時,大家分立在幾條長凳的兩邊,每人一條扁擔,敲打凳子,或互擊扁擔。
節奏有快有慢,打法多式多樣,它表現出打谷、車水、插秧、舂米、納布、趕牛下地等勞動的動作過程,而且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表演套路。
其傳統的套路有“打舂堂”、“全家樂”、“大團圓”、“插秧”、“車水”、“打谷”、“慶豐收”等。技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運動步調一致,行走靈活,協調自然,很受壯族人民的喜愛。人們在板鞋上可以表演各種舞技。
據都安、馬山縣的壯族群眾介紹,過去的扁擔舞不是用扁擔在板凳上敲擊,而是用杵敲擊木臼(用一塊大木,中間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擔壯語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壯語叫“谷榔”)。
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里寫道:“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于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可見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壯族人民舂米勞動的生動寫照。
隨著歷史的發展,才逐步演變成了今天的扁擔舞。至今仍流行于德保縣的’舂米舞”,平果縣的“打礱舞”,寧明縣的“經礱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點。
因為嘹亮的槽聲預示著壯家的豐收和興旺,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