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發源地是哪兒
箏,是華夏民族創造的一件彈撥類樂器,因為歷史悠久,又被稱作古箏。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云“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普遍認為是關于箏最早的記載。
古箏發源地是哪兒
陜西地區是古箏的發源地,有豐富多彩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弦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
古箏在秦朝時期一開始只有五弦,后來發展成為了九弦,到了戰國時期成為了十二弦,十二弦的古箏一直流傳到了現代。隋唐時期可以說是古箏發展的巔峰時期,尤其是在唐朝,各種文明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社會風氣開放包容,和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古箏也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也非常聽古箏,曾在詩中寫道: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為了聽到一首地道的秦箏,白居易也是非常努力了。
古箏的由來小故事
相傳,秦國有一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有一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里學習彈瑟。
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里,愛撒嬌的妹妹哪里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兩個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咔嚓"一聲,瑟被掰成了兩半。
宛無義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愣住了,只見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唉聲嘆氣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撥,讓他吃驚的是,半邊瑟竟發出更好聽的聲音。
宛無義早忘了責怪女兒們,他把半邊瑟分別作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比原來好彈,聲音也更好聽了。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從此以后,箏就在秦國流傳開來。
古箏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古箏作為古老的彈撥樂器,有著很多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曲目,《戰臺風》、《瀏陽河》等,這些獨具民族特色的樂曲。
古箏對民族文化特色的呈現,是鮮明的、生動的;是真摯的、含蓄的,它們豐富著我們的文化生活,強化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力量,因此古箏這一傳統藝術文化應該被傳承。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靈魂所在,建設和弘揚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的需要,通過發揚民族古箏音樂本色,傳承古箏文化,同時開拓創新,使古箏音樂藝術在世界各地的音樂舞臺上展現,樹立強勁的中華文化,彰顯中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