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黃梅戲的技巧
要想將黃梅戲的唱腔特點更好地展現出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引起觀眾的內心共鳴,黃梅戲演員就必須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現方法,立足于濃郁的黃梅戲風格韻味基礎之上,這樣才能呈現的更好。
唱黃梅戲的技巧
演唱藝術不僅需要演員有一個好的嗓音,還需要在正確運用氣息的前提下,科學地發聲。通過對氣息、共鳴等方面技巧的訓練,使其有較寬廣的音域,伸縮自如的音量,又有變化豐富的藝術手段,這樣演員在演唱中才能表現自如,更好地刻畫角色,揭示人物內心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黃梅戲的演唱是以真聲為主,但隨著黃梅戲的發展,在演唱技巧的運用中也要吸收一些假聲的唱法,既不失黃梅戲的特色,又能充分利用聲音來為劇情及人物服務。
聲樂演唱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聲情并茂,黃梅戲也不例外。應深刻理解曲目內容,將其轉化為真實的感情,實現“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從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帶來美的享受。
發聲技巧和情感表現方法之于黃梅戲表演非常重要,黃梅戲演員必須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強氣息和咬字、吐字的訓練,從各方面把握黃梅戲的演唱技巧,“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從而使演唱達到聲情并茂的最高境界。
黃梅戲的伴奏
在黃梅戲中伴奏作為唱腔的支持,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可以作為唱腔的輔助手段出現,也能充分發揮器樂藝術的特長。
最傳統的伴奏方式是“三打七唱”,三人伴奏兼幫腔,七人登場演唱。20世紀40年代之前伴奏基本只有打擊樂,鑼鼓只有大鑼、小鑼、扁形圓鼓。傳統的鑼鼓點演奏具有質樸和洗練的特點,通常使用的就是1到9的槌,以及12槌半和四不粘的方式。
另外,還包含鳳點頭、蛤蟆跳缺、三條箭、推公車等類型。配合身段表演,還包含十三槌半、起板鑼鼓、叫鑼、七字鑼等。
到現代,黃梅戲一路發展吸收、融合其他技藝,如京胡、二胡、高胡、弦樂、西洋樂器、交響樂等。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改變傳統基因融入大量時尚元素,創作了新的板鼓套子和新鑼鼓點,形成了獨特且具有藝術性的伴奏模式。
黃梅戲的發展情況
自20世紀80年代起,黃梅戲開始與新興媒體結合,出現了黃梅歌,即以黃梅戲音樂素材為基礎,以流行音樂技法進行創作并以流行音樂的唱法演唱的一種音樂形式。
黃梅戲在劇目上也開始進行創新,以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的《無事生非》最為知名。即便是在90年代,戲曲藝術生存環境日益嚴峻的時候,黃梅戲也開始向更多元的社會審美進行探索,這一時期創作出的《紅樓夢》則是具有代表性的探索之作。
黃梅戲也開始面臨著受眾老齡化,流行區域萎縮的處境。2006年,黃梅戲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國家和政府的保護。在國家的扶持下,一些黃梅戲藝人也開始推陳出新,融入現代元素,并借助網絡傳播平臺吸引受眾,加大傳播力度。